•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新质生产力
  • 中宏网首页 >
  • 新质生产力 >
  • 正文

中国气象局:目前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多个

2025-10-12 09:17:3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1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情况。

  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减灾服务司司长王亚伟在会上介绍,气象数据是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国家公共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部门正在大力推进气象数据在全社会的共享共用和价值释放。

  首先,在数字气象建设方面,加快提升地球系统数据收集、存储、共享和服务能力,优化气象数据共享流程,提升数据使用的便捷性。气象部门先后向全社会共享包括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在内的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产品,服务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1个行业近130万用户。首次向全球发布和共享了长达176年的全球地面气候数据集、空间精细程度为10公里的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实现数据“出海”可供、可传、可用。在国家数据局的支持下,“全球数字孪生大气数据资源应用月活量”融入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数字气象已经成为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气象数据要素发展方面,启动了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工作,目前,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制度基本建成,上海、广东、广西、贵州、湖北等地先行先试,探索众创利用、授权运营、数证管理、数商培育和跨境流通,畅通气象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路径。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数据局共同开展“数据要素×”行动,围绕气象数据支撑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丰富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

  最后,在气象数据安全流通方面,中国气象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实施气象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建立了气象数据安全监管平台与气象数据身份标识体系,实时记录数据开发利用各主体权益、各环节行为等全链条信息,实现与上海、贵州、广东、杭州等数据交易所互联互通,助力气象数据有序便捷流通。目前已发放气象数据身份标识98万多个,支撑各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多达14万个。

  王亚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气象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推进基于气象的地球系统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面向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应对、智慧农业服务、交通运输安全等应用需求,拓展数据融合应用场景,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潜能。

编辑:魏源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