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8月9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介绍了“双百工程”成果:北京市已支持形成了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支持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北京机器人产业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姜广智透露,目前,北京已经培育了57家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批33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集聚人形机器人产业整机单位近30家,均居全国首位。所形成的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中,医疗领域成果颇丰: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了一机多适应症,并可通过5G远程手术;术锐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单孔蛇形臂手术机器人可在患者体内实现多个自由度全域运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是国内首款覆盖四大外科的单孔机器人。
据了解,2023年,北京推出第二轮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时,提出了“双百工程”的建设目标。2024年北京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50%,2025年上半年又实现40%的增长。“双百工程”中的“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核心领域进行谋划和布局,带动协作、医疗、特种、物流四类优势机器人跃升发展,高端产品体系基本形成。
姜广智表示,北京将持续在创新产品和高价值场景两端发力,服务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北京市还将率先建设人形机器人整机中试验证平台,解决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等量产关键问题,推动形成人形机器人等产品高水平规模生产能力。
未来,北京将面向全球机器人企业和产品,打造并开放一批酒店、餐厅、街区等公共服务全域场景,在关系民生的餐饮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共进的全球机器人应用标杆城市。
姜广智透露,北京市将支持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促进人才引育,优化产业功能布局,携手津冀统筹布局整机制造与配套环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