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新质生产力
  • 中宏网首页 >
  • 新质生产力 >
  • 正文

神舟十八号从太空带回34.6公斤科学实验样品

2024-11-05 09:06:35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4日1时24分,中国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本次下行科学实验样品共55种,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燃烧科学等领域28项科学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4.6公斤。

  4日9时45分,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第一时间被转运至北京并交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该中心对返回的生命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后,交付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生命类实验样品包括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耐辐射微生物、石生微生物和地衣等共24种。科研人员将进行宏基因组测序、表型遗传分析、蛋白组与转录组分析等,重点开展水生生态系统在空间环境下物质循环机制研究,为构建空间长期稳定运行的复杂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支撑;重点研究微重力效应对密码子化学起源的影响以及怎样的空间环境可能存在复杂的生命分子基础;研究厌氧古菌对地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为生命地外宜居性探索提供关键的先验研究基础;评估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存极限和耐受性,探讨极端环境微生物向外太空拓展的能力,研究地球生命发生星际传播的可能性,验证岩石有生源假说。

  据悉,材料类和燃烧类实验样品后续将随飞船返回舱回到北京。本次下行的材料类样品包括高温难熔铌合金、硅铁基软磁合金、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润滑材料、光纤和光学薄膜等30种。科研人员将对样品进行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及其分布差异等测试分析,研究重力对材料生长、成分偏析、凝固缺陷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材料在空间特殊环境下的使役行为和使役性能,为下一代航发涡轮叶片、太空用光纤激光器、精准医学修复等领域的材料制造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长寿命空间润滑材料、精密电子设备中子屏蔽材料、隔声隔热金属多孔材料、高性能金属软磁材料等的空间应用。

  燃烧类样品为基于甲烷燃烧合成的纳米颗粒材料。科学家将对其进行颗粒粒径、形貌、晶格结构等分析,研究气相燃烧合成过程中重力对前驱物液滴蒸发、纳米颗粒聚并生长以及结晶等过程的影响机理,力争为地外环境气相合成关键颗粒材料的技术发展打下基础。(记者 陆成宽)

编辑:丛欣泽
审核:吴娜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