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湾区要闻
  • 财经新闻
  • 文旅康养
  • 营商环境
  • 产城融合
  • 乡村振兴
logo 文旅康养
  • 中宏网首页 >
  • 文旅康养 >
  • 正文

百年艺魂 维新革命

——《妙手铁肩,岭南画派与中国革命》代序

2025-07-21 15:00:2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一百多年前的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亦成为艺术革命策源地。

  一百年前,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在国画创作上奉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而被世人称为折衷派,20世纪50年代后,折衷派之名逐渐被岭南画派取代,三人也被称为“岭南三杰”。

图片1.jpg

  在大众的印象中,美术家与革命家似乎是两个并行的群体,但在波澜壮阔的近代史上,岭南画派的美术家们既非那些仅醉心于书斋和雅集的“画匠”,亦非不问政事的“化外之人”。面对民族危亡,他们不仅积极推动艺术革命,还认同政治革命,并直接投身于政治革命运动。

  岭南画派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倡导艺术革命,一是参与政治革命。

  在艺术革命方面,岭南画派是近现代中国画的先行者与新国画的开拓者,对其艺术革命学界研究较多。其革命性与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绘画技法上的变革,在国画创作中阐扬“撞水”“撞粉”之法,后又将西方美术透视原理、水彩画技法等融入国画创作;二是艺术理念上的革命性,创立之初就提出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理念,提倡用发展的眼光不断丰富与提升国画的生命力,力推新国画,所主张的整合中西美术的“折衷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发展趋势。

  在政治革命方面,岭南画派的早期艺术家投身于火热的社会革命浪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参与社会政治,始终在历史潮流中发时代之先声。

  高剑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与其弟高奇峰在上海成立《真相画报》继续书写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高剑父高呼“艺术救国”,提倡抗战画,利用手中画笔宣传抗战、激励民众。高奇峰受兄长高剑父的影响,亦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相关工作,成为高剑父革命道路上的坚定支持者与追随者。

  陈树人亦是同盟会早期成员,是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二次革命后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党美洲加拿大总支部部长。

  不难看出,“岭南三杰”的政治革命与艺术革命相辅相成。没有他们的政治革命经历,就不会有他们如此高的艺术革命成就。被视为岭南画派画家的何香凝更是不折不扣的革命家,其革命事迹家喻户晓。岭南画派的先贤们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西方文化发生强烈碰撞之时走在时代的前沿。在他们的引领下,岭南画派的其他艺术家也纷纷投身革命的洪流。

  岭南画派的本质是开拓、变革、创新,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及其继承者是变革中国画的“催化剂”,引领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迈入新时代。岭南画派一度与上海画派、京津画派三足鼎立,成为中国近现代画坛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之一,其意义已经超越画派本身。

  毋庸讳言,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革命与艺术革命中,岭南画派的创始者和继承者们都站在变革的前沿,他们融笔墨于现实,依时代而革新,以画魂铸国魂,鼓动社会风潮,投身政治革命,不愧为艺术家中的革命家,革命家中的艺术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的行为是中国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情怀”的传承与延续,时至今日仍具有范式意义。(作者 李鹏程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一级巡视员)


编辑:苏钰
审核:吴娜

    为您推荐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