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大湾区4月8日电(记者 肖柏青 邓居彬 通讯员 李艳霞 赵英凯)一座镌刻着共和国参战军人热血印记的“长安参战军人展馆”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建立并于去年8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首家具有长安参战军人展馆位置图的展馆,自开馆以来已迎来包括“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军队高级将领、记者、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参观,这座连续九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的东莞市,其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独特的展陈理念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反响。
老兵夙愿:从战壕到展馆的跨时空对话
步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西湖花园121号的展馆,迎面而来的是“不要学会忘记过去,致敬自己,崇拜自己”和“为国家奉献,为政府解忧,为军队争光,为战友解难”的几行红色大字。这是1978年入伍的桂林参战老兵们的家国情怀,承载着筹建团队跨越半个世纪的家国情怀。老兵们告诉记者:“这是在一次战友聚会上,看着当年并肩作战的兄弟两鬓斑白,我们突然意识到,必须赶在记忆模糊前把这段历史陈列出来,让晚辈们铭记铁血荣光、传承红色基因。”
据悉,在慈善家陈醒华先生的支持资助下,由伍国祥、蔡满金等参战老兵精心筹备布展。展馆设计巧妙运用了"时空回廊"的概念,将200余平方米的空间打造成了时光隧道,让参观者瞬间穿越到烽火岁月。
方寸空间:浓缩共和国参战军人的精神图谱
展馆虽仅200余平方米,却通过“铁血穿插”“勋章无言”“精神永续”等主题展区,构建起立体化的叙事体系。在展出的物品中有参战时的老式军装、军用水壶、铁铲等,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广大参观者触景生情,不禁潸然泪下。
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快递”,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军魂。很多学生到馆参观体验后感慨:"触摸历史的热度,更懂双肩的使命。"
时近中午,参战军人展馆第一任馆长、参战老兵李胜景,展馆办公室主任、烈士麦柏根的弟弟麦建斌以及78年入伍的桂林参战老兵们在展馆请我们吃上了一顿“战地盛宴”。老兵们深情的说;同牺牲的战友和在战场上走下来的战友共进午餐,仿佛回到了昔日的阵地,未来回忆今天将是一个历史性的记忆。这时的天气很凉,盒饭也有些发冷,但展馆却是温暖的春天。
铁血荣光:普照莞邑大地赓续红色血脉
夜幕降临,展馆外墙的LED屏幕投射出“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八个大字。这座由参战老兵们亲手筑起的精神丰碑,正在新时代续写着军民鱼水情的壮丽篇章。正如筹建团队在展馆序言中写道:“我们展示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中国军人用热血浇筑的和平之路;我们纪念的不仅是逝去的青春,更是永不过时的忠诚与信仰。”
参战老兵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秉承着“退伍不褪色”的家国情怀,积极践行着双拥传统和东莞“拥军模范城”的美誉,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独特“拥军”之路,为东莞双拥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自己绵薄的贡献。
向莞籍长安镇参战老兵秦耀辉、莫庚林、麦柏根、孙建芳、孙国成、陈锦华、陈锦才、陈叶培、许继昌、高树森、蔡满金、伍国祥、李胜景、李满堂、麦锡辉、蔡岭南、文根旺致敬!(其中:麦柏根、麦锡辉为参战牺牲烈士)。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