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大湾区10月31日电(记者 肖柏青 邓居彬 张丽)深秋的呼和浩特,阳光从高楼穿插进来撒在树梢上,绚烂剔透,整个城市呈现出多姿的层次美。呼和浩特中心皇冠假日酒店三楼皇冠大宴会A厅绿意盎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10月29日至30日,亚欧大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智库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
此次大会是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成立9周年举办的重要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大会得到“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的大力支持,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内蒙古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世界资源研究分会、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内蒙古财经大学科研处、内蒙古财经大学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亚欧大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本底数据整编与空间化处理”项目办公室联合承办,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贝加尔自然管理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地理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等外方机构参与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主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董锁成研究员主持。中国气象局原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秦大河,俄罗斯科学院院士ArnoldTulokhonov,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孙俊青,俄罗斯科学院院士IgorBychkov,“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王生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李周、副理事长于法稳,国际科学家联盟顾问陶宝祥,内蒙古自治区科协主席赵吉,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盈,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前贵、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金桩、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侯淑霞、韩鹏、晓芳,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金良,蒙古国教育和科学部科学技术创新和政策实施协调司司长DorjgotovBattogtokh,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伊尔库茨克地理所所长IgorVladimirov、副所长LeonidKorty,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与产业工程研究所战略分析与规划中心主任、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北亚和东北亚跨境交流国际研究中心主任ViacheslavSeliverstov,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水与生态问题研究所所长MariiaKriukova,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所长GanzeiKirill,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所长AvirmedDashtseren,俄罗斯联邦科技与教育部道库恰耶夫土壤科学研究所第一副所长KozlovDaniil,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贝加尔自然管理研究所副所长ValentinBatomunkuev等领导与专家出席大会。来自俄罗斯、蒙古国、中亚国家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近200人参会。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顾问委员会主席孙鸿烈,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院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ParmonValentin,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联合国人居署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张振山等为大会召开发来视频致辞。
大会以“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亚欧大陆资源格局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合作、交通走廊与国际物流网络建设、社会经济与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模式、城镇化与绿色低碳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全球气候变化下亚欧大陆生态环境演变与灾害风险防控、信息化与协同创新信息网络、“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各国战略契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建设模式创新与国际合作等八大议题,25位资深科学家做主旨报告,24位专家学者做平行论坛学术报告。
大会期间,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建设与亚欧大陆国际合作特别会议,并发布了亚欧大陆绿色国际合作倡议。
大会主席董锁成研究员主旨报告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及国际合作取得的进展,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并提出了绿色发展模式与对策。他认为:
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建设取得良好进展。过境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的中欧班列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构建起一条贯穿亚欧大陆的国际贸易大通道。截至今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铺画70多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0多个国家的170多座城市,物流配送网络覆盖亚欧大陆全境,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运输支撑。中国与中亚国家也在基础设施领域通力合作,建设中吉乌公路、“中国西部—西欧”交通走廊、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项目,实现了铁路、公路、航线、油气管道、通信网络立体对接。
2.新地缘环境下亚欧大陆的能源资源贸易通道问题严峻。亚欧大陆国家耕地资源丰富,是全球粮食重要产区,全球石油资源储量前十的国家占4位,囊括了全球十大天然气储量国中的7个,是全球金属矿产主产区和消费区,铁矿、铜矿、铝土矿主产区和消费区空间不匹配,经济带内国家之间金属矿产贸易互补性强。但地缘环境恶化导致的正常贸易通道被打断风险加大,影响全球粮食、能源、资源市场,总体不利于亚欧大陆自身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稳定性。
3.全球尺度下亚欧大陆国际地缘环境不稳定性长期存在。美国已经成为影响亚欧大陆国际地缘环境不稳定性的最大因素。2000年以来,亚欧大陆恐怖袭击事件占全球的48.64%~85.24%,2013年后受俄乌冲突影响,区域地缘紧张局势再度升级。2000年以后,全球恐怖主义事件集中发生在亚欧非地区,空间上呈现“中东—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弧形震荡地带,成为国际冲突热点区域。此外,亚欧各国广泛面临经济负增长、负债、抗风险能力较弱,长期依附或受大国战略深刻影响,成为全球两大阵营经济政治角力的前沿,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重、经贸博弈日趋激烈,未来不确定性地缘安全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4.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亚欧大陆高温热浪、洪涝灾害、冻土消融、土地退化、沙尘暴等。2022年夏季,欧洲南部、西亚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气温异常达年际标准差的两倍以上,与欧洲高温有关的超额死亡人数总共超过15000人。1989-2018年,全球共发生重大洪水灾害3945起,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是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洪水灾害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
多年冻土和北方森林边界线北移。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亚欧大陆北部的多年冻土层大片融化,冻土层最南端边界向北迁移,导致土壤退化的同时还释放出容量庞大的温室气体,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亚欧大陆北方的树木因气候变暖而扩展到北极和高山苔原,造成北方森林生物群落的边界线逐渐北移,改变了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蒙古高原暖干化趋势加剧。1940-2019年,蒙古国气温升高了2.04℃,1942-2018年,年平均降水量则降低了7%。蒙古国76.8%的土地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约70%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至2019年底蒙古国牲畜数量已增加至7100万头。超载过牧加剧了荒漠化程度。
土地退化,沙尘暴频发。中亚地区是世界上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亚中纬度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中国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周围)沙漠气候向北扩展了100多公里。
气温上升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干旱的风险,加速土地退化。人口的快速增加,过量灌溉用水,乱砍滥伐森林,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及广阔的盐土等,导致中亚沙尘暴和盐尘暴混合发生。
5.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打造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金融、绿色科技、绿色标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战略,推广“六位一体”生态文明模式和“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模式示范;制定地缘环境绿色国际合作战略;共同应对“一带一路”恐怖袭击风险;强化北极治理国际合作,构建北极多层次命运共同体;加强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生态环境野外监测站,共建跨境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带;实施资源绿色国际合作战略,深化自然资源领域对外合作与交流,实施绿色产业示范园区模式、携手共建亚欧大陆丝绸之路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带,促进与各国利益的相互融合,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
秦大河院士讲话表示,亚欧大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区域和全球经贸合作的核心区,也是全球地缘战略冲突的热点区和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剧烈区。亚欧大陆各区域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相互影响,又同时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命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亚欧大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山地冰川退缩、冻土消融、生物多样性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匮乏、沙漠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风险加剧。全球科技界的基本共识是,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力。预估未来全球气候仍将继续变暖,对全球粮食生产、水安全、人类健康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急需加强国际合作,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展开深入研究。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ArnoldTulokhonov以草原之路为例,分析了亚欧大陆国际大通道建设受到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两个方面多种综合影响因素,认为铁路、油气管道、旅游带建设等是形成带路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不管道路如何,其实现路径就是一样的,都必须以互利共赢为前提。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西伯利亚分院院长ParmonValentin认为,经济、生态和科学的协同效应是北亚国家和地区发展与跨境合作的新模式。俄罗斯、中国和蒙古国三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研究经济、科技、环境和自然气候等领域合作研究前景良好,这些领域涉及到北亚地区的各种过程和现象。这种协同作用的主要努力方向是这个宏观地区的空间和新的国际和区域政策的制定,以有效管理这个空间。
刘嘉麒院士强调,“一带一路”是连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纽带,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伟大壮举,亚欧大陆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内容,董锁成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国家科技基础专项等项目和共同建立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为“一带一路”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特别感谢内蒙古各级领导对“一带一路”做出的突出贡献,为这次会议做出的充分准备。
陈发虎院士强调,亚欧大陆是丝路文明起源地和核心承载区,古丝绸之路穿越高原、戈壁、沙漠、绿洲、高山、盆地、森林、草原等复杂区域,其独特的地理景观和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东西方交流与沿线地区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跨亚欧大陆的长距离、大规模经济、农牧业、宗教、文化与科技交流,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民族、宗教、语言与地域的巨大差异,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气候环境变化,当前的亚欧大陆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亟需各国科学家联合开展跨学科、跨区域、跨语言的国际科学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亚欧大陆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与绿色发展经验借鉴,携手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持续推动丝绸之路沿线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ANSO)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曹京华总结了五年来,ANSO以推进粮食安全、生命健康、绿色技术、清洁能源、生态安全五大走廊建设所做的工作,分享了三大最新成果。高度赞扬孙九林院士、ArnoldTulokhonov院士、董锁成研究员等一批优秀科学家,在亚欧大陆生态环境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董锁成研究员负责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是ANSO框架下的国际专题联盟,形成了一支精诚合作、交往稳定、互信互助的中蒙俄科技合作科学家队伍,为亚欧大陆未来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思想。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办公室主任张振山认为,当前人居环境已成为衡量城市和区域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不断努力,建设一个充满关爱与包容、安全与韧性、绿色与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契机,也为人居环境的发展指出新的路径。在历史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相互交流的大动脉。“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沿线国家人居环境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必将为世界带来更为繁荣美好的人居环境。“一带一路”倡导的绿色发展、包容性增长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完全一致。
亚欧大陆是人类文明发祥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复杂多样、相互关联的生态环境整体和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该地区覆盖“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区域和全球性陆海战略大通道,是全球地缘战略冲突的热点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的剧烈区、敏感区和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复杂及地域分异规律显著的典型区;是国际能源、矿产、粮食、木材等战略性资源的重要供给区和保障区,也是国际经贸合作的战略重点区和潜力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亚欧大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退化等重大生态风险不断加剧,水资源危机、干旱、沙漠化、地震、洪水、泥石流、冻土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面对上述紧迫形势,亟需亚欧大陆乃至“一带一路”沿线科学家联合起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寻找解决路径。“我们监测显示,2021年春季以来蒙古高原发生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明显加大。”在2023年10月29-30日召开的亚欧大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卷乐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蒙合作防止沙尘暴确实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今年肆虐中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地区的沙尘暴,早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在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李宇研究员与王卷乐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中蒙共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与绿色发展模式》、《蒙古高原沙尘暴动态,演变与归因分析》的主旨报告。
2021年,蒙古国总统宣布启动“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时表示,源自蒙古国的沙尘暴不仅使本国遭受严重灾害,也波及了周边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必须共同抗击荒漠化。
据了解,中蒙两国科学家团队在沙尘暴源头探寻、蒙古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等科研领域已经开始了合作。王卷乐研究员同时建议,各国可以在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加强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加强跨境沙尘天气多国应对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合作。“沙尘暴灾害不仅影响中蒙两国的生态环境,在特定条件下甚至会波及到周边更多国家,包括远东地区。”
本次国际研讨会也吸引了教育专家的关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廊坊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梁雪梅在主旨报告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都感受到,近两年,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防沙治沙生态工程需要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加强针对绿色发展的专业群建设,包括林业、农业的跨领域人才培养,“我们希望响应国家战略,为生态环境治理贡献自身力量”。
2023年9月,为落实中蒙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两国政府机构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暨开展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的框架协议。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揭牌。
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作了《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与破坏力量》主旨发言,指出和平、开放、联通、包容与多样性、发展与正义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五个方面的必要条件。全球化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包括人员、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无制度障碍的公平、无歧视地自由流动。更加便捷、完善的“联通”手段与基础设施是数个世纪以来人类所孜孜不倦追求的。如海上航路的打通、陆上交通效率的提升、航空技术的突破等,每一次都极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实现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借助市场的差异性,使人员、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各个国家之间流动,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然而这种差异既体现在资源禀赋上,也表现为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文化习俗的多样性。所以文化尊重,价值包容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又是它的内容本身。各国支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目的是分享发展。由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际贡献”,就是使世界各国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本次会议通过凝聚亚欧大陆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全球变化与地缘政治背景下,亚欧大陆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格局及规律,加强了亚欧大陆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为促进“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各国战略契合,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深化我国与亚欧大陆国家及周边国家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创新了“一带一路”沿线科学家国际合作模式,加快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国际化进程,对加强国际高端人才库和思想库建设,促进“一带一路”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国际智库和国际科技支撑。这对维护亚欧大陆生态安全与全球供应链畅通,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是ANSO组织框架下的国际专题网络之一,由孙九林院士、ArnoldTulokhonov院士和董锁成研究员率先提出。2014年6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联合俄、蒙、中亚及全球17个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北京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上一百多位科学家倡议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致力于团结、凝聚全球科学家智慧和力量,形成国际人才与智力高地,以科技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据悉,2016年8月23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智库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迄今为止已组织召开智库论坛4届。本次第5届智库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重要纪念活动。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凝聚了以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区和中国周边国家科学家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亚欧大陆、东北亚与北亚国际合作研究领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