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并决定自5月20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有利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此,中宏网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为我们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帮助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中宏网:如何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重大意义?
孙文凯:民营经济促进法是酝酿了很久的,我觉得是一个过往政策的集成,不是说突然出现的,首先能够体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首次写到法律条文里面也体现了国家对这些问题是看得很清楚的。其实这些法律出台过程中征求了各行各业的意见,包括民营企业本身,所以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也是切实地解决当前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的。虽然过去很多年,可能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对民营企业不利的一些舆论或者实践的一些现象,但是其实整体从趋势上来说是向好的。坏的现象是越来越少的,而且这些坏的现象也将通过立法解决,这对民营经济发展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其次,从过去的发展来看,在企业发展层面,我个人总结主要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优化营商环境,这是一直在做的,包括民营经济促进法里面提到了权益保护、服务支撑,这些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一些很细节的东西在里面,有很多条;第二个方面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就是民企国企公平竞争,一个是市场的公平竞争,第二个就是要素端的,怎么样让民营企业,相对国企,更好更公平地获得融资,其实还包括各种的要素资源;第三个方面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这涉及到企业内部一个规范化的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里面也提了要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实际上整体都在向这个现代企业治理的方向走。
第二个意义是国家的方向也是明确的,对企业来说有个方向性的指引。特别是现在向创新、向技术进步、向新质生产力这个方向走,我觉得也是指引企业前进方向的。当然民营经济促进法里关于公平竞争和要素获取,包括投资融资促进、产权结合、知识产权权益保护这些如果能够很好推进的话,那本身对民营企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了。它的市场空间、生存空间可以拓展,要素获取可以更低成本、更容易,权益如果出现问题更容易获得保护,这本身对其发展就是一个直接的帮助。通过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也能促进市场活力、促进创新、促进就业等等,促进增长,促进内循环。我觉得这对于我们国家进一步挖掘潜力,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都是最直接的帮助。
中宏网:民营经济促进法中的亮点有哪些?
孙文凯:2023年7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共31条,那些条目里面实际上这些基本都涵盖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亮点是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那么它的地位、象征性意义当然就不一样了。第二点,我觉得民营经济促进法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全面性。它既有对民营企业的权益保护、服务保障,就是谁来做、怎么保护,还有规范民营企业的内容。民营企业也有很多自身的问题,所以自身也要规范发展。 有专门一章节是规定如何规范发展的,还有提到有促进的,特别是促进企业创新转型这些,我觉得这三点很全面。
中宏网: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痛点和难点,您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哪些措施能够帮助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孙文凯:我觉得对企业最直接的帮助还是公平竞争和要素获取,其实都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一部分。公平竞争就是说比较平等地获取资源和市场份额,比如说某些领域民营企业也可以进入,不只是限定把它排除在外。近几年,我们国家以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际上是在大力发展的。民营经济促进法里面也提了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这样能够明确民营企业哪里不能进,剩下的全能进,而且这个不能进的越来越少了,民营企业生存空间扩大,我觉得这是对民营经济最重要的、最大的利好。
所以这些如果真能落地的话,在市场公平竞争这一块,我觉得是对民营企业最直接的帮助。因为如果不能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市场空间、生存空间永远是小的,而且也不利于释放我们的市场潜力和民营企业的能力。因为民营企业一般是有活力的,只要让他进入一般能做得比较好。当然类似的还有要素这块。我们现在以国有融资为主,特别是银行体系这块,长期以来有害怕风险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有个追责的问题,甚至是终身追责。所以这次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来了,对民营企业怎样让其在融资这块能够更便利。这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像权益保护那些,我觉得很多时候是法律执行层面。
中宏网:民营企业经营者如何充分利用好这部法律,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孙文凯:法律里面提了公平竞争就是让民营企业发展有更多的市场空间。我觉得民营企业可以大力地,或者说大胆地进入到我们国家允许的各个领域。现在我们也看了很多领域包括发射卫星,我们的民营企业都在做,更不要说新能源等“新三样”这些领域,现在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觉得民营企业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国家鼓励的方向上大力地、大胆地进入,并且做出自己贡献,特别是在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这块,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需求。并且国家提供了各种要素获取的机会,例如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还有产学研结合、投融资促进等等,我觉得企业要了解这些政策,积极使用这些政策,然后进入新的领域,发挥自己能动性,同时规范自己的经营。
我们平常也调研很多知名企业家,有的企业家说自己成功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响应国家号召,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他说:“这么做的都成功了,不这么做的都失败了。”他个人的经历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个规律,在中国至少是。所以我觉得民营企业家应该积极响应当前的国家号召,然后完善自己,促进经济转型,满足市场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自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压力、增长压力一直比较大,让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更多的要素获取容易发挥它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国家进一步提高发展潜力都是有极大的帮助。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