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0月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山东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介绍了“十四五”以来山东在全面依法治省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深入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开设“书记话法治”宣传栏目,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有效发挥。部署开展法治为民实事评选活动,扎实开展法治建设实地督察,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召开全省基层法治建设经验交流会、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创新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推出重点项目333项,相关县(市、区)聚焦汽车、新材料、海上风电、轴承等产业,优化涉企法治服务,助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召开优化法治环境工作协调机制会议,部署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修改《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打造“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和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执法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挽救和出清功能,5年来,依法审结各类破产案件9942件。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信用修复”专项行动,指导帮助16.8万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65万条。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30件、政府规章260件。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办法等改革亟需、民生所盼的法规规章颁布实施。建立立法快速响应机制,积极推进“小快灵”立法。比如,今年山东省出台的《关于确定有关项目用海审批权限的决定》,仅用4条就解决了用海审批权限问题,为新型项目用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法治保障。
坚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3.61万件,其中2024年度共受理4.56万件,同比2021年增长170%,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
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完善制约监督体系,坚决守牢公平正义生命线。“十四五”期间,全省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收案1063.4万件,结案1016.2万件,居全国前列。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服务“三农”工作促进乡村振兴等专项监督,“十四五”期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3万件,发出检察建议2.76万件,提起诉讼2481件。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强化对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领域改革发展,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6万余个,“十四五”期间,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提供法律咨询、公证业务、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818.3万件次。开展社会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专项治理,统筹推进监狱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大力推进依法戒毒,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坚持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下增设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召开全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若干措施,评选优秀案例,涉外法治建设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组建山东省国际贸易摩擦法律服务团,建立25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站,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工作机制。完善涉外司法标准和程序,深入实施涉外审判精品战略,“十四五”期间审结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3572件、办结国际司法协助案件2169件。积极搭建涉外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探索推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建设,涉外法律诉求对接更加优化。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