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为解决“新三样”货物出海的堵点和难点,南京海事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事“信用+智慧”监管场区,旨在提升货物出海的效率和安全性。
该监管场区实施“信用+智慧”的监管模式,建立全面的信用评级制度,综合考虑企业历史合规记录、安全管理水平、应急响应能力等多个方面,确保评级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推出信用激励措施,信用良好的企业将享受到快速通关、减少开箱检查频次等绿色通道服务。
该监管场区强化“信用+智慧”的监管模式,通过“科技+”赋能,指导企业建设智慧监管场区。场区配备了完善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和应急设施,并成功接入南京海事局大交管系统。利用VTS、AIS、CCTV、智能卡口、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构建了“陆海空天”多维立体感知体系,对“新三样”货物船舶的航行、停泊、作业全过程进行实时跟踪监控,监管频次和力度将根据船舶的信用评级进行调整。
南京海事局还推动“信用+智慧”监管场区的跨区域联动,与上海洋山港海事局、上港集团等机构合作,实现信用信息共享,确保信用评级结果在水水中转过程中的互认与应用。对载运“新三样”货物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的便利措施,并为诚信船舶提供“先通关、后查验”的零等待服务模式。此外,创新运用“沪宁快线”水水转运的“一箱制”“一单制”新模式,有效降低“新三样”货物出海的成本,提升质量和效率。2024年,服务保障的“新三样”水运口岸出口同比增长分别为27.6%、27.9%、57.2%。
未来,南京海事局将继续提升“信用+智慧”监管能力,深化监管场区AI视频监控的应用,实现实时感知和预警。同时,还将继续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的应用,研究推进监管场区相关工作与其他海事监管机构的数据共享、结果互认,全力推动“水运江苏”建设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的建设。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