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国内
  • 财经
  • 视频
  • 产经
  • 科技
  • 图片
  • 舆情
  • 文旅
  • 房产
  • 商业
  • 发改动态
  • 营商环境
  • 聚焦山东
  • 一带一路
logo 胖胖有料
  • 中宏网首页 >
  • 胖胖有料 >
  • 正文

网络广告泛滥关不掉 撕除“牛皮癣”刻不容缓

2021-01-11 10:01: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手机应用程序(App)随时弹出广告,用户点击“关闭”却直接跳转到广告页面;个性化广告推送泛滥,消费者需经过十几个步骤才能暂时将其关闭;虚假广告肆无忌惮,消费者不胜其烦……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日前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指出,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在用户与手机如影随形的今天,手机应用中“关不掉的广告”成为一大弊病,不仅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也阻碍了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

  App广告与每个手机用户息息相关,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可能带来大麻烦。广告的精准推送无孔不入,由此可能产生个人信息泄漏风险。App中虚假广告的监管缺位也极易诱引消费者“花冤枉钱”——五花八门的网络贷款、一擦即净的护肤品、3秒聚热的保暖内衣……不少平台只顾发布不顾监管,最终后果全由消费者承担。

  为何App广告的问题如此之多?这与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有关。“卖广告”是互联网企业实现“流量变现”的重要方式。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互联网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谁掌握了更多、更详细的用户数据,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互联网企业可以根据用户聊天内容、使用习惯等数据构建详尽的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也有头部企业走向“数据垄断”,凭借独家海量数据获得市场优势,带来不少市场竞争秩序、市场资源配置问题。

  据悉,中国市场上可监测到的App已超350万款,且还在持续增加。为维护互联网经济良性发展,撕除互联网“牛皮癣”刻不容缓。近日,工信部制定发布了《App用户权益保护测评规范》10项标准和《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8项系列标准,以规范App个人信息使用。国家网信办也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推进移动应用程序信息内容乱象专项整治,首批清理处置105款违法违规移动应用程序。监管部门出手,为整治App乱象打造硬核标准,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互联网经济的繁荣,不应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希望在日益完善的政策监管和日益提升的技术监管之下,互联网企业经营更加规范,从而推进中国互联网经济良性发展。

编辑:韩鹏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阅读排行

  •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韦大乐一行赴国家发改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座谈交流
  •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韦大乐一行赴国家发改委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座谈交流
  • 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意见
  • 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韦大乐一行赴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开展调研交流
  • “泼水成冰”反被烫 挑战“泼水成冰”谨防伤己
  • 国家发改委:春运疫情防控放首位 健康码全国互认
  • 高金波:开启群体开放式创新,建设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 高金波:应对当前危机的“中国方案”
  • 张宝通:“十四五”发展要坚持两点论两手抓
  • 专家: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可成为我国最安全的石油能源储备地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598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