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情况。
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省外国专家局局长苏学锋介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十四五”期间,省科技厅坚持以人才引领科技强省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科技人才,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强化顶层设计,人才政策体系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山东编制了首个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人才新政,包括全国首个专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22项措施、全面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18条举措等,全面加大对人才来鲁支持力度。比如,顶尖人才来鲁创新创业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省级综合资助和6000万元股权投资。对省级人才类创业项目最高给予1500万元股权投资。同时,出台《外国人来山东工作便利化服务若干措施》,不断优化外国人才服务流程,在全省范围实现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联动办理、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集成融合,为外国人才来华提供最大便利。
强化引育并举,战略人才力量持续壮大。重点打造三支人才队伍。聚焦顶尖人才,健全院士团队稳定支持机制,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全省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65人,其中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22人、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居全国首位。聚焦领军人才,推动重点人才工程遴选与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协同联动,紧紧围绕标志性产业链进行布局,培养了一批“总师”型领军人才;创新实施“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省外海外办赛机制,各类人才加速来鲁态势明显,全省省级以上领军人才超9600人,数量创历史新高。聚焦青年人才,创新构建全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培育库,加强对青年人才的长期稳定支持;在省重大科技项目中增设青年专项,在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中,由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超过20%;推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青年人才支持比例超60%;在省科技奖中增设青年奖,累计有30名杰出青年人才获得表彰激励。
强化生态营造,人才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倡树“创新不问出身、探索不设边界”的理念;探索设立了10家基础研究特区,建立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绩效评价机制,支持自由选题、鼓励青年人才坐住坐稳“冷板凳”,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深入挖掘“山东好成果”典型案例,宣传科研人员的创新故事,营造全社会支持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以省政府名义每年评选表彰20名左右为山东省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这些政策举措,构建起了具有山东特色和全国竞争力的科技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山东真正成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引进好、使用好、服务好人才,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科技创新人才生态,为科技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人才支撑。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