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进新时代科技强省建设情况。
会上,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祝恩元介绍,“十四五”期间,省科技厅坚持把科技金融作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方向,不断强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概括下来就是“加减乘除”。
加强供给,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出台“科技金融20条”《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系列配套办法、细则,从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强化资本市场政策激励、完善股权类科技计划体系、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打破部门间条框分割,调动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积极性,形成协同发力、政策联动、产品互补的政策合力。
减轻负担,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按照“产业认定过滤风险、科技增信化解风险、融资担保分担风险、科技保险分散风险、科技政策补偿风险”“五位一体”思路,积极构建多级融资分险模式。对企业使用科技信贷后发生的本金损失,省市风险补偿比例上限提高至90%;对担保机构科技担保业务发生资金代偿的,给予最高20%的风险补偿。“十四五”期间,共落实省级风险补偿2596.1万元,撬动银行贷款1058.6亿元;为2600余家企业发放利息补贴2.14亿元。
乘数效应,撬动多方资源支持创新。聚焦“增信、贷款、投资、担保、保险、上市培育”6个环节,高标准打造“鲁科贷、鲁科投、鲁科担、鲁科保、鲁科融”5个特色服务品牌;引导金融机构推出“科创研发贷”“远期共赢利率”等市场化金融产品,与政策性科技金融产品形成互补联动,构建覆盖信贷、保险、担保、投资、多元融资的产品体系。科技股权投资规模由2020年的3.53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2亿元,累计投资规模达28.4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跟投40亿元。其中,“股权联动”项目中省级科技资金、省级投资管理机构资金、相关市县配套资金、社会化资金按照1:1:2:2比例,对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一对一”联动支持,引领带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消除壁垒,畅通银企对接服务融资。聚焦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整合原科技增信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金融辅导系统等6大平台,打造山东省“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引进银行、融担、创投等合作金融机构,实现企业增信评级与银行融资授信“互通互认”,让“科技报表”变成了金融机构认可的“财务报表”,构建科技型企业“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新模式。截至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2.7万家、金融机构170余家,累计为3288家企业授信167.99亿元,帮助2288家企业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115.58亿元。
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科融信”综合服务机制,深化科技股权改革,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耐心资本,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