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会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朝辉介绍,福建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加强统筹谋划,以规划为引领,不断激发生态保护修复内生动力。围绕“两屏一带六江两溪”生态安全格局,科学编制《福建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划定4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识别5类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按照优先主次、轻重缓急,统筹部署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7类重点工程,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夯实基础。同时,还加强与发展改革、林业等部门的工作协同联动,共同落实《福建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35年)》《福建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形成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强大合力。
统筹实施重点流域“山水工程”,完成闽江、九龙江等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森林51.8万亩、湿地1.4万亩、历史遗留矿山1.7万亩,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增强,3个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优秀典型案例。大力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的18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滨海湿地4.5万亩、岸线82千米,进一步筑牢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3个项目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2个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的《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2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中获奖。又如,稳步推进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集中攻坚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0.3万亩,1个项目入选全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着力多措并举,确保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持续落地见效。近年来,陆续出台省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省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省级修复项目储备库,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规范实施、滚动实施。制定了13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的激励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