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综合服务大厅内,企业经办人签署《“免审即得”承诺书》,不到一小时,营业执照与经营许可证同步到手。而在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巨大的滚装船静卧碧波,“铁路笼车+滚装船”创新模式成为车企出海的“加速器”,从这里发往沙特的汽车,成本降低8%以上。
据了解,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6年来,南宁片区推出的全国首创性、集成性涉企经营事项“免审即得”改革,为广大企业缩短2—3个月的筹备期,实现准入即准营。目前,23家世界500强、22家中国500强企业在此布局,构建起多维度、高能级的开放发展生态。从全国首笔“碳减排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到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信用证,广西自贸试验区一项项突破性举措,破开了束缚企业活力的桎梏。
自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紧扣国家赋予的面向东盟、陆海联动、沿边开放三大使命,全力推进120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实。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了21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0项获海关总署备案,5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1项纳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文件推广。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广西自贸试验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蹄疾步稳:截至2025年8月,广西自贸试验区贡献了全区42%的实际使用外资和39.6%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开放经济的“高产田”。
数据显示,6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量激增32倍,突破12万家;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5%;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24.3%,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6.1%。一幅多点发力、协同共进的产业宏图,已然绘就。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