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武民在9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陕西省聚焦重点领域,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和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以品牌建设为牵引,构建营商环境“四个一”工作体系。出台《陕西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试行)》,规范投诉举报线索办理流程,在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上线试运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依托12345热线启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制定《陕西省加快打造“落地快、发展好”营商环境品牌工作方案》,围绕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目标,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构建营商环境一机制、一平台、一热线、一品牌“四个一”工作体系。加强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转办督办,常态化通报负面典型案例,2025年已累计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11起,警示教育效应持续彰显。发布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典型案例,复制推广75项典型做法。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成立陕西省营商环境研究院。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全力推进“小切口”改革和示范区建设。印发《2025年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事项清单》,形成190项“小切口”改革创新任务,支持各市县改革突破、创新探索。同时,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陕西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2025》,规范开展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程序确定西安市雁塔区、西安高新区等17个县区为今年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加强西北地区营商环境合作,会同省级有关部门与西北5省营商环境工作牵头部门签订协议,在政务服务、大件运输、纳税协作、执法检查共享、公共资源跨区交易等重点领域深化区域协同协作。
以行政效能为突破,切实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印发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加力推进公共数据有效共享利用。截至目前,省级330个政务数据应用系统编目率达到100%、高频数据归集率达到93%。34件国家下达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累计精简申报材料近300项、压减办事环节400多个。上线省级政务数据平台,建成服务门户、数据目录、供需对接、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治理、数据开放、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安全防护八个基础模块和“国家数据直达专区”,与11个市(区)和省级相关部门实现系统级联。上线并持续完善“秦政通”平台功能,提升掌上办公、办事便利化水平。
以统筹推进为重点,做强民营经济“1747”工作抓手。今年7月16日,民营经济发展局挂牌运行后,为强化统筹协调职责,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构建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部法律、七大行动、四个平台、七条措施的“1747”工作抓手。“1”指的是今年国家出台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一个“7”指的是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陕西省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施方案》;“4”指在省发展改革委搭建企业诉求响应、政企沟通对接、技术交流合作和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四个平台”;第二个“7”指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七条措施》,着力推动解决政策知晓率不高、竞争力不强、营收规模小、融资难、实力偏弱等民营经济面临的7个重点问题。
以法治保障为支撑,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后,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省级新闻媒体和运营商,依托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宣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情况进行报道;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送公益短信;在政务服务大厅等企业群众办事场所、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通过张贴海报、发布信息等方式宣传贯彻;分关中、陕南、陕北三个片区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贯会,积极传递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研究起草《陕西省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办法》。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能够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企业做好政策的解释说明,建立形成民营企业问题诉求收集、交办、跟踪闭环和专业研究解决问题两个工作机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