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营商环境
  • 中宏网首页 >
  • 营商环境 >
  • 正文

包容普惠创新指标|合肥:倾力建设创新天地养人之城 奋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023-04-11 11:35:27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16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时,点赞合肥是“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近年来,合肥市人民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优良营商环境涵养优良创新生态,连续5年压茬出台改革方案、迭代实施676项改革措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包容普惠创新”等多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位。

  一、发挥科创优势,全力打造创新创业天地

  合肥市人民政府把17%的财力投入科技创新,广泛集聚全国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让八方英才在合肥“创新愉快”。

  一是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主动在“国之重器”建设中担纲承梁,坚持把最美的环境、最优的资源留给创新,保障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布局建设12个大科学装置,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催生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等国际领先重大原创成果,合肥创新实力跃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国内城市第6位。

  二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前沿科技“沿途下蛋”机制,与大院大所共建37家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去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400家、两年实现倍增,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39家、居省会城市第5位,科创板上市企业16家、居全国第6位。三是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

  统筹产业所需、企业所需、人才所需,打造“平台聚才+产业引才+服务留才”的创新创业人才招引体系,构建覆盖安居、入学、就医等多元化需求的集成化人才政策体系,完善“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目前,50%以上的在肥高校毕业生留肥创新创业,其中,中国科大博士生留肥率达到25%。去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首超30万,连续三年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前10位。

  二、深化包容合作,聚力打造改革开放高地

  合肥市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区位优势,不断激发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亩均论英雄”、招投标“评定分离”全面实施,首创二手住房互换改革,新建幼儿园配建“三件套”广受市民欢迎(配备等候区、小游园、公厕“三件套”)。“一业一证一码”改革全面推开,惠企政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范围扩大。再造“12345”服务流程,建立为民为企政务服务“总客服”,每天受理诉求2万多件,政府透明度居全国第五。

  二是深入开展区域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携手推进基础设施共建、科创协同共进、产业协作共兴、生态环境共治、公共服务共享,与长三角8城市共建G60科创走廊,与沪宁杭嘉共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138个政务事项在长三角全域通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跨区域流动更加便捷通畅。

  三是不断提升开放能级。获批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服务贸易试点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进口贸易示范区,成为同时拥有4个国家级开放品牌的4个省会城市之一。打造外贸外资便利化环境,全国首创跨境电商智慧退货仓模式,率先实施长三角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无感通关”等创新举措,中欧班列通达亚欧18个国家、103个国际站点。

  近三年,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9%,对外投资年均增长2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6%、居长三角8个万亿GDP城市第2位。

  三、聚焦普惠利民,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福地

  我们坚持财政向民生领域集中,推动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一是积极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每年新建幼儿园、中小学100所左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10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1.8%。系统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推进建设5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全国第1。

  二是倾力打造巢湖最好名片。合肥环拥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被总书记寄予“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殷切期望。近年来,合肥市人民政府累计投入400多亿元系统实施巢湖综合治理,构建“天空、地上、水下”立体预测预警体系,建成百平方公里环巢湖十大湿地,全湖水质持续好转,出湖入江水质稳定Ⅱ类。

  去年,合肥PM2.5浓度实现“九连降”,荣膺“国际湿地城市”称号,环巢湖鸟类种群数量创最高纪录,展现出人水和谐、城湖共生的美好图景。

  三是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加密市域通行路网,170公里轨道交通覆盖城区、延伸县域,42公里城市二环快速路全面通车,所有乡镇即将实现15分钟上高速。

  构建完善贯通内外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合肥新桥机场跻身区域空港枢纽,“两环十三射多联”高速路网持续加密,“时钟型”高铁网络加快形成,高铁里程和密度均居长三角主要城市首位,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中部省会城市实现2小时通勤,让合肥联通全国、通达全球。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将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全面学习兄弟城市先进经验做法,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打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努力成为众商云集、英才集聚、创新涌动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合肥市人民政府)


编辑:周子怡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