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营商环境
  • 中宏网首页 >
  • 营商环境 >
  • 正文

中原市场竞风流:优化营商环境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01-13 09:34:17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河南日报评论员 冯军福 丁新伟

拿到营业执照,需要多长时间?在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大厅,网上填报资料通过审核,60分钟后你就能领到营业执照。

审批60分钟的底气,来自洛阳不遗余力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国率先推出“一照通行、多证集成”商事登记改革,推动用水用气便利化服务,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近年来,洛阳以市场化为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让前来投资的企业家感慨“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格力、银隆、忠旺等产业“新势力”纷纷落户,市场活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连破4000亿元、5000亿元大关。

鲜活的事例,是时代主题的生动注脚。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聚焦目标任务,奋发有为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建设。”奋进“十四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作为,必须扭住市场化不放松,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经济学上有个“虹吸效应”: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总是流向营商环境更好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的公共服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环境更优。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市场的公平竞争度则越高,就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稳定投资者预期,形成广泛聚集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公平竞争的市场是市场主体茁壮成长的土壤。疫情冲击影响下,去年我省市场主体数量同比逆势增长12.7%,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居中西部首位,一批头部企业看好河南、相继进驻,前11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1.5%,创历史新高……经济回稳向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功不可没。“一网通办”实现最多跑一次,“首席服务官”为企业上门服务,实施负面清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措施应对疫情……我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精准有力的政策组合拳,有效破解市场主体头疼的市场化堵点难点,呵护中原市场的公平竞争,让河南成为创新创业兴业的热土,为中原更加出彩增动力添活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市场的公平竞争度越高,经济要素资源自然近悦远来。随着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营商环境之于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地位越发凸显。

纵比看进步,横比知不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省成绩有目共睹,但河南省党政代表团的沪苏浙和北京学习考察之行,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同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营商环境总体水平还不够高,突出表现是市场发育程度不够成熟。比如,很多民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功”不深;一些地区“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依然存在,外地和本地企业、国有和民营企业、内资和外资企业待遇不一致,企业准入准营门槛高;一些部门的审批事项合并、移交、下放不彻底,交叉管理事项仍然较多,放权改革空间大;各级执行力参差不齐,相比市级营商环境大幅提升,不少县域地区仍存在政务服务不优、市场准入限制较多、企业负担较高等问题,有的政策卡在基层“最后一公里”。

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工作协调机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打击市场垄断和干预公平竞争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营商环境评价向县级延伸,全面落实评价结果‘三挂钩’奖惩政策;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补短板、强弱项,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河南有新的“硬核”举措。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河南有1亿人口、6000多万劳动力、20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这是越发稀缺的战略资源;河南产业体系完备,是我国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产业基础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以市场化为突破口优化营商环境,就能保住市场主体,把产业做大做强,释放中原大市场的内需潜力,保住就业民生、保住经济的源头活水。

本领高强,鱼儿才能“游得欢”,市场才能更有效。“我们不做井底蛙,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许昌企业家打开世界地图找市场,用德国技术对接许昌制造,建成全球首条高档镁合金轮毂生产线,引领行业迭代升级。市场主体要摆脱等政策、等机遇、等帮扶的惰性,自立自强,以恒心办恒业;敢于投身市场的汪洋大海,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增强诚信意识、树立契约精神,远离不正当竞争,共同护卫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奋楫争先。

政府有为,不是事事皆为、样样都管,而是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河南牵手华为,推出“黄河鲲鹏生态战略”。从选址、建厂到投产仅用58天,基于华为鲲鹏构架的首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台式机生产线投产暨首批产品交付,刷新河南实体企业落地的最快记录。华为中国区智能计算机业务部总裁直言“河南好”:“我们的项目在全国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快的速度,这里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对未来合作更有信心。”相比于企业,政府部门有更宏观、更强大的调控能力,不仅要当好“服务员”,更要担起“组织者”的重任,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多“为企业所不能为”。在体制机制弊端上做减法,在加强服务和监管上做加法,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施政行为由自上而下的任务型转向上下互动的回应型,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个人无障碍进入市场、获得资源,在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奔腾向前的黄河广阔无垠、水大鱼大,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中原市场竞风流,河南发展景象新!

编辑:徐璐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