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营商环境
  • 中宏网首页 >
  • 营商环境 >
  • 正文

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 甘肃:检察干警“千人进万企”

2020-01-07 09:03:58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蒋来郴400多天的辛酸追讨路,在检察机关的介入下终于告结。  

蒋来郴是兰州新区鸿图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成立5年多,规模不大,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是一家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及建筑材料为主的小型民营企业。  

2017年10月,鸿图公司与兰州新区一项目施工方江苏某建设施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总金额490万元的混凝土供需合同,约定工程完工后付款。  

然而,约定113天工期的工程却迟迟未能完工。鸿图公司多次催要货款,对方均以“工程未完结”为由拒绝支付。  

混凝土生产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鸿图公司规模又小,建设施工单位的拖欠直接导致了鸿图公司周转不灵,被迫停止运转。蒋来郴和鸿图公司自此踏上漫漫追讨路。  

这场看似遥遥无期的债务纠纷在2019年迎来转机。这一年,甘肃检察机关组织2855名检察干警登门走访10761家民营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以及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发现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线索,“护航”民企合法合规经营。  

兰州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吴增功在了解蒋来郴反映的情况后,通过调阅纠纷材料、询问当事人、实地走访项目工地、赴江苏调取材料,还原了案件事实。  

“每次情况有新变化,他们就来找我落实、反馈。单是和我的沟通,前前后后就有六七次。”蒋来郴说。  

“经过认真调查核实,我们发现,双方签合同时约定的工期是113天。之后,施工建设单位又私自延长工期,损害了鸿图公司的利益。”吴增功说,依照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施工建设单位应按约定偿付货款。  

经检察机关协调,两公司达成和解,合同约定的490万元目前已全部偿清。  

“中小企业最怕陷入债务纠纷,最想资金能尽快到位。”蒋来郴说,检察机关帮他们解决了最棘手的难题。  

2019年,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检察机关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服务民营企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组织检察干警走访本地大中小微民营企业,共收集和鸿图公司一样的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线索1121条。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丁霞敏说,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和事项,快速分流到相关业务部门,综合运用检察建议、抗诉、纠正意见等措施,及时办理,限期办结,书面回复;对“融资难”“执行难”等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沟通有关方面协调解决;对重点案件和事项,采取各级检察院领导挂牌督办的方式,加大办理力度。  

截至2019年底,由甘肃省三级检察机关党组成员挂牌督办的399件涉民企问题线索已逐项清零、全部办结,办理结果反馈涉事民企。其中,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了一批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刑事犯罪,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监督立案6件,批捕8人,提起公诉15件46人;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监督公安机关对涉企案件撤案6件、解除违法冻结资金账户3个,纠正公安机关违法扣押1件,监督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执行37件;深度参与社会治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向企业、行政机关、法院制发检察建议30份;监督行政机关偿还企业欠款1046万余元,挽回企业经济损失1058万余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丁霞敏说,检察机关立足自身职能,通过对民营企业的联络、保障、监督、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一批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让民营企业家能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编辑:刘一乐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