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0月28日电 聚焦“领航定向 接续奋斗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六十六场在线研讨会于28日下午圆满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杨宜勇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杨宜勇发言: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的审议通过,不仅是一次常规的政策制定,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总动员。它之所以被称为吹响了未来五年的进军号角,是因为其承载的远不止于经济增长指标的设定,而是从战略高度、制度深度和历史维度上,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确立了航向、注入了动能、凝聚了共识。
一、锚定历史方位,吹响接续奋斗的冲锋号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迈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五年。这一时期,既是对“十四五”发展成果的巩固与深化,更是为2035年目标实现奠定决定性基础的攻坚期。建议稿把握世界大势、立足中国国情,对未来5年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绘就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发展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与此同时,国内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人口结构变化、资源环境约束等长期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份科学、前瞻、系统的五年规划,就是以“中国之治”应对外部“不确定”的关键举措。建议稿准确研判国内外形势,既不回避挑战,也不低估优势,展现出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把握历史主动的强大能力。它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宣告:无论外部风浪多大,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声号角,是信心之音,更是决心之音。
二、擘画战略蓝图,吹响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纳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之一,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个主要目标。全会强调,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新质生产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十五五”时期,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资源将向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倾斜。从“东数西算”工程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从国家水网到新能源大基地,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推进,正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硬件”支撑。
建议稿强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这意味着将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引导、政策支持、风险防范中的作用。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推动经济从“拼速度”向“比质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迁。这声号角,是转型之音,更是升级之音。
三、凝聚广泛共识,吹响团结奋进的集结号
五年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民主实践和思想统一过程。在建议稿形成之前,党中央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这一过程覆盖了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包括专家学者、企业家、基层代表等,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
各地区各部门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这表明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原则和路径,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和社会共识。这种共识的凝聚,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它意味着全党全国上下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更重要的是,建议稿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基本原则,强调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意味着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增进民生福祉,是缩小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从优化公共服务到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的每一项部署都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关。这声号角,是团结之音,更是为民之音。
四、强化根本保证,吹响自我革命的动员号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面对未来五年的艰巨任务,建议稿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要求全党必须保持清醒和坚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坚决维护。只有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各方利益,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同时,建议稿要求“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这意味着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增强专业素养,提升治理能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这声号角,不仅是对外的进军令,也是对内的动员令,要求全体党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五、统筹发展与安全,吹响行稳致远的警醒号
“十五五”规划建议稿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基本原则,体现了强烈的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在全球动荡变革加剧的背景下,安全不再仅仅是国防和军事问题,而是渗透到经济、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
建议稿强调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这些部署,旨在构建一个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内部风险的“新安全格局”,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保障。这表明中国的发展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这声号角,是警醒之音,更是稳健之音。
综上所述,“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是一份集战略谋划、顶层设计、行动纲领于一体的纲领性文件。它吹响的进军号角,是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锋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号,是凝聚亿万人民力量的集结号,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动员号,更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警醒号。在这一声声嘹亮的号角声中,中国这艘巨轮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