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8月21日电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围绕“践行‘两山’理念 推动绿色发展”主题,中宏论坛第六十四场在线研讨会于21日下午圆满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组长欧阳康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欧阳康发言: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20年来,以这一理念为发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化、丰富与发展;改变中国赋能世界,让生态美好从身边到远方。绿色GDP绩效评估作为衡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成效的重要工具,正成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抓手。今天,我想基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课题组多年研究成果,向大家系统介绍下绿色GDP评估的实践路径与战略意义。
一是从“两山”理念到绿色GDP评估的理论演进。“两山”理念为绿色GDP评估提供了根本遵循。从2005年“两山”理念的提出,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通过构建包含能源消耗、环境变化、生态发展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的评估体系,创造性地运用“GDP总量”“人均GDP”“绿色GDP总量”“人均绿色GDP”和“绿色发展指数”五个指标综合性发布《中国绿色GDP绩效报告》湖北卷和全国卷共4部,先后实现了对湖北省17个地市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绿色含量”的量化分析,勾画出了绿色发展地图。为经济发展做“体检”,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付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代价。这一绿色GDP绩效评估成果和方法为应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进程中存在短板和难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路径。
二是中国绿色GDP评估的实践成果。自2014年启动研究以来,课题组已发布多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
在指标体系创新方面,2016年首份《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湖北卷)》首创省级评估模型,涵盖45个分行业统计指标;在全国性拓展方面,2017年发布首份全国卷报告,采集653325个有效数据,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全景扫描;在政策影响力方面,成果被新华社、原环保部、教育部等部委采纳,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报告奖”“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等多项荣誉。课题研究显示,2014-2016年全国绿色GDP总量年均增幅达7.40%,2016年增速(7.58%)已超越同期GDP增速(7.50%),印证了绿色发展动能的有效培育。
三是当前绿色发展的挑战与态势。综合近年来课题评估结果,可以看到存在三大关键问题:首先是人均短板突出。2016年人均绿色GDP增速(6.79%)低于人均GDP增速(7.07%);
其次,区域不均衡。东部沿海省份绩效指数普遍高于西北、东北地区,如2016年前10名中80%为东部省份;
再次,波动性显现。部分省份绿色GDP增幅出现回落,21个省份2016年绿色GDP增幅高于GDP增幅,较2015年减少5个。
面对挑战,研究也揭示了三大趋势:绿色经济版图重构;区域发展机制调适深化;东中西梯度差异持续等。这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动态响应机制,特别是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
四是全面推进绿色GDP评估的政策建议。为深化评估成果应用,建议加强制度设计,加强地方绿色GDP绩效评估;强化经济发展的绿色价值导向;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自然资源统计新机制,强化智库与政府互动,将评估结果作为资源配置参考依据等。
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由之路。通过绿色GDP评估的“指挥棒”作用,可加速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有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