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 王镜榕)聚焦“接续奋斗、共谱新篇——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由中宏网、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联合举办的中宏论坛第五十九场研讨会18日下午在中央党校圆满召开。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城乡经济教研室副教授孙生阳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孙生阳在中宏论坛第五十九场研讨会发言。中宏网记者 康书源 摄
以下是孙生阳的发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利益的动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以政策或措施限制外地商品、服务及资本进入本地市场,或者给予本地企业特殊优惠,形成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当前,随着行政性垄断监管执法工作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的深入推进,各地显性的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但也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首先,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方式从“台前”转向“幕后”,更具隐蔽性。其次,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理由从“发展”转向“安全”,更具复杂性。最后,实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主体从“机关”转向“公司”,更具迷惑性。
面对上述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新情况新特点,必须统一思想、优化考核、完善制度、加强执法、深化宣传,全方位构建起支持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体制机制与社会环境。
第一,要充分认识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举措。随着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经济循环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同时循环也需要由分布在一定经济范围内的经营主体完成。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扩大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范围,打破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从而在更大范围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第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考核机制。特别是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机制之下,不能简单地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也不要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各地区要进一步优化本地区政府绩效考核相关评价指标,更好反映省域内不同地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成效。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降低地区间为争取流动性税基而进行的无序竞争。
第三,要以“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的基础原则,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创造制度条件。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不是简单地“一破了之”,而是要通过制度层面的整合优化,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从而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因此,要坚决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规范“政策洼地”,以完善的市场制度应对市场分割和保护。
第四,要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加大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监管执法力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运用提醒敦促、行政约谈、行政建议等手段,依法从严查处和规范有关行为。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和改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共办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39件,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约谈17次,常态化公布执法案件信息,有效维护了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第五,要深化公平竞争宣传倡导,提升全社会对公平竞争理念的价值认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更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价值导向。因此,必须以公平竞争宣传倡导为抓手,面向社会公众、经营主体、行政机关等主体强化公平竞争文化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倡导活动,提升社会公众、经营主体、行政机关公平竞争意识,促使各种社会力量都成为公平竞争的忠实崇尚者、坚定捍卫者。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