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中宏论坛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中宏论坛 >
  • 正文

张占斌:以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张占斌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
2021-12-19 14:52:44 来源: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12月18日电 聚焦“稳中求进 行稳致远——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十九场在线研讨17日下午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以下是张占斌发言:

  我今天《以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题和大家交流。我理解,这实际上也是稳中求进推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发展形势的变化,逐步把实现共同富裕提到更加重要的日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都对这个问题做了重要部署和安排。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的国内国外环境发生许多深刻变化,面临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认真把握。其中第一条就讲到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以后,社会反响很强烈。据我观察很多人,特别是一些老百姓反应非常好。许多人说,在“十四五”开局,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伊始就提出这么重大的问题,给人以很大期待,很大希望。同时也有一些模糊认识,甚至有一些猜想、担心和一些议论。有些观点存在偏颇,有的则很荒谬。这说明我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件事情的确也是“国之大者”,需要讲清道理并要从多方面加以推动。这里我重点从制度系统集成创新角度做一个讨论。

  过去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中应当说出台了一些很好的制度,很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历史新阶段。但是从更高要求来看,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高度来看。我们制度方面还有缺陷,也有一些短板。如何能够根据我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件事情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进行新系统的制度集成创新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这个集成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做“蛋糕”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度系统集成创新;分“蛋糕”方面也需要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我下边分三方面来讲:

  怎么看待这个制度的系统集成创新?

  首先,因为到了一个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一定要站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度来考虑,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系统集成创新。其次,从中国现代化道路重要特征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来思考推动共同富裕的系统集成创新。再次,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度,来思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最后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们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高度,来思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创新。

  制度系统集成创新重点在哪里?

  第一,首先要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因为我们现在从高速增长转移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很多制度和体制做支撑。也需要做出新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评价体系等等,都需要集成创新。这方面,应当说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怎么能够更加系统,更加集成,还需要整体统筹。

  第二,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面有更好的制度系统集成创新。为什么对待民营经济还有一些杂音,比如民营经济退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最重要的是有些人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还不完全理解,忽视了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的贡献。这件事情做的好有助于我们更好发挥两个比较优势,更好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在就业优先国家导向和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方面推进制度的系统集成创新。我们国家每年要有1000多万新增人口就业。怎么能够在就业优先方面实现制度集成创新非常重要。比如说,最近两年有疫情原因。出现了许多新业态,以及一些新的就业岗位,灵活就业岗位。但是,我们有一些就业政策,就业支撑政策还没有覆盖这些群体,包括社保政策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制度上有更好的系统集成创新。另外,我们鼓励勤劳致富,鼓励创新致富。目的是通过全社会创新创造,防止社会流动性降低、阶层固化,防止出现“内卷”“躺平”这样的问题,更好鼓励创业创富。

  第四,在建立和完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方面需要制度系统集成创新。按照国家统计局标准,我们大概有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前一段我们去国家统计局做过调研,现在看,我们低收入群体数量将近十个亿。下一步,要把他们更多的推到中等收入群体,这对于我们建设一个超大规模市场,实现我们国内大循环的战略安排意义重大。所以,这需要从制度上体制上加以支撑。前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也强调,比如说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进城务工农民工等等都是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重要群体。另外,由于农村人口逐渐减少,留在农村的农民人均资源可能也会增加,通过特色产业、特色服务也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这个方面都需要有更多制度集成创新。

  第五,在建立完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方面需要制度集成创新。现在看,这方面工作过去没少做,但还是有短板,也有堵点、痛点。社会上反映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这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制度上实现集成创新。特别是在统筹城乡方面需要做更多工作。比如现在大量人口进城,如果能够在常驻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就非常有实际意义。现在这个问题国家已经提上日程了,但是有的城市做的还不到位,还需要持续完善。

  第六,在完善公共财政和普惠金融制度方面要有系统集成创新。土地财政很难持续下去,怎么推进公共财政的改革发展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再有就是普惠金融,金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前些年存在的脱实向虚,所以中央提出金融回归本位,支持实体经济。财政和金融体现国家主权和意志,资源在哪里布局对整个国家影响十分重大。所以一定要把这两个资源统筹好,落实好,体现出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雄心壮志。

  最后,从收入制度本身,收入分配制度本身实现一次、二次,三次分配的系统集成创新。一次分配虽然主要靠市场,二次分配主要靠政府,三次分配主要靠社会,但这里面政府都可以发挥很重要作用。

  制度系统集成创新的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怎样的?

  大体上也是按照中央步骤大概分三段。

  第一阶段,“十四五”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制定一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行动纲要,这方面中央政府正在组织力量在做。再就是确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浙江示范区。还有哪些地方合适试点,将来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引领全社会,这方面希望在“十四五”时期有一个好的开局。

  第二个阶段,就是到2035年,我们的政策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建议,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到一倍左右也就是8-9亿人。城乡区域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明显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35年以后到2050年。这个阶段要形成比较完善的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系统集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重点是居民收入,城乡区域差距缩小到合理程度,财富差距缩小到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对财富调整的体制机制等。

  我就讲这些,谢谢各位!

编辑:王镜榕
审核:王怡然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