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研究报告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研究报告 >
  • 正文

生产与消费同发力,筑牢2025年经济增长基本盘

2025-08-21 09:35:0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谋篇之年。2025年,全球经济在多重变局中加速重构,地缘政治波动、技术革命深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国际环境,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精准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艰巨性,科学分析主要难点。2025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需着力化解。核心策略在于坚持系统观念,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拓展文化体育健康消费新空间、加强生态保护投资以及发展蓝色经济等一系列组合拳,共同激发内需潜力、提升供给质量,确保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当前,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稳外需压力较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脱钩断链”风险依然存在,地缘冲突可能持续扰动全球能源、粮食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2024年10月,世界贸易组织(WTO)下调了对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长的预期,将增长率从之前的3.3%下调至3%。2025年4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最新报告,将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期由去年的3%大幅下调至-0.2%。显著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这对我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构成挑战。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信心有待加强。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显著。但202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通货紧缩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未来收入预期仍需进一步改善,预防性储蓄倾向依然较高,制约了消费潜能的充分释放。如何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承压。在部分高端制造、前沿科技领域,我国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成果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断点堵点等问题。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任务紧迫而艰巨。

  微观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交织。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改善营商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是稳定就业、创造财富的关键所在。

  实现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核心策略:生产与消费双侧协同发力。破解上述难题,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并进,打通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一是以供给升级带动需求创造,深化产业升级与设备更新。全面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生产端,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鼓励采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赋能生产。推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数字孪生、智能车间、无人工厂等,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要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二是以需求扩张为牵引推进供给优化,拓展消费新空间与新业态。推动文化消费提质扩容。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产业,积极申办和培育重大国际体育赛事,鼓励发展户外运动、极限运动、智能体育等新业态,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打造一批内涵丰富、体验感强的文旅精品线路和产品。激发绿色生态消费与投资潜力。加强生态保护投资,这不仅是公共财政的责任,更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国家公园建设等项目。

  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向海洋要效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潜力巨大。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渔船更新改造,提升远洋渔业装备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海洋经济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城市群和港口集群。

  面向新征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刻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供给侧的深刻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需求;通过需求侧的有效扩张牵引供给升级,优化结构。唯有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才能有效破解当前经济运行的难点堵点,最大程度地激发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作者:林学军,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编辑:王镜榕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