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研究报告
  • 中宏网首页 >
  • 中宏研究 >
  • 研究报告 >
  • 正文

乘风破浪见彩虹——从“十四五”成就看中国经济实力的硬核底色

戴稳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25-07-14 11:17:1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经济总量五年增长35万亿元,大国重器接连突破,中国以“硬实力”筑牢发展根基,为民族复兴积蓄磅礴动能。

  经济总量跃升,历史性跨越书写“大国答卷”。“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中国经济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规模再攀高峰。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大台阶,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五年增量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或广东、江苏、山东三大经济强省之和;贡献全球三成增长。2021-2024年,面对世纪疫情与贸易摩擦冲击,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仍达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成为全球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引擎。“大”是底气,“稳”是定力,在百年变局的风浪中,中国以超大规模市场的韧性、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创造了“体量越大、增速越稳”的经济奇迹,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实物指标印证,钢铁与电力铸就“发展筋骨”。经济实力不仅体现于数字,更熔铸于支撑社会运转的“工业血脉”。挺立钢铁脊梁,2024年粗钢产量10.05亿吨,连续五年稳居10亿吨级。高端钢材研发填补国际空白;2200兆帕级桥梁缆索钢、大飞机发动机航母用钢等“大国重器”基石,彰显从“量”到“质”的飞跃。澎湃电力动脉,2024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近30%。今夏用电负荷单日峰值达14.67亿千瓦,超过多个国家的发电量;每用3度电就有1度来自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绿电装机规模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多。“一度电”照亮万家灯火,“一吨钢”托起千城万厦。这些“沉甸甸”的成绩单,是中国工业化血脉奔涌的见证,更是民生福祉与产业升级的硬支撑。

  博弈中突围,经济实力是“战之能胜”的底牌。外部打压升级之际,中国经济底盘成为抵御风险的“压舱石”。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铿锵直言:“‘脱钩断链’、打压遏制只会增强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们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筑牢贸易战中的制造业堡垒,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产业链韧性淬炼于“脱钩断链”压力下——集成电路产量四年增长72.6%,“中国芯”加速自主化。科技战中的创新突围,研发投入强度升至2.68%(接近OECD国家水平),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占比第一。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嫦娥六号”首探月背、第四代核电站商运,印证“卡脖子”倒逼出“换道超车”的加速度。历史证明,经济实力是博弈战场最坚实的盾牌,也是科技攻坚最充沛的活力源泉。

  实力护佑和平,从星辰大海到深蓝远疆。经济成就沉淀为捍卫文明的“稳定之锚”,让发展成果惠及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军事硬实力飞跃,首艘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LNG运输船集齐“船舶工业皇冠明珠”;国防与经济同步提升,筑牢主权安全屏障;太空与海洋拓展,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海洋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船舶订单占全球半壁江山。经济实力正转化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探珍”的文明新边疆。没有大国的经济根基,何来大国的尊严与梦想?从钢铁巨轮到星际舱室,硬实力托举起民族复兴的雄心。

  个体与全局,在共享发展中校准民生天平。经济成就需转化为“可感温度”,但民生改善始终与宏观发展同频共振:基础保障织密网络,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5%,跨省就医结算惠及4亿多人次;养老托育床位增长125%,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每五年延长1岁。更高期待呼唤新作为,尽管建成全球最大社保、教育、医疗体系,但“上好学”“看好病”等需求仍待深化。未来需将经济势能更多导向民生痛点——如扩大优质医疗供给(千人口执业医师增至3.6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

  向“十五五”扬帆,以硬实力筑基人类文明新形态。“十四五”的辉煌成就,是中国经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的里程碑。35万亿元增量背后,是每度电点亮工厂的轰鸣,每吨钢锻造城市的筋骨,每次创新突破霸权的围堵。当经济实力沉淀为科技利剑、国防坚盾与民生暖炉,中国不仅守护了14亿人的幸福,更以“世界30%增长”的担当照亮人类发展之路。历史长河奔涌,“十五五”的航程已然启幕。在硬实力的基座上,中国必将以更高质量的发展,书写“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文明新篇章!

  风雨兼程见彩虹,大国崛起势如虹。(作者:戴稳胜,中宏观察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编辑:王镜榕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