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情况,研究安排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省长许昆林强调,要全力以赴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积极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江苏省凭借其完善的城市建设、丰富的资源聚集、便捷的交通网络、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持续发展壮大,共同构成了“苏超”火爆崛起的坚实基础。作为一项群众性赛事活动,“苏超”通过促进内需增长、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为打造双循环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国内支撑。
发挥“苏超”赛事溢出效应,延伸消费链条。“苏超”通过将门票与周边消费场景深度绑定,实现了流量的高效转化。据报道,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2日当天,江苏地区“南京盐水鸭”搜索量较前一周同期增长74%,“盐水鸭”菜品套餐的订单量增长58%;6月14日第四轮比赛前后,盐水鸭菜品团购订单同比翻番。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南京队对战无锡队期间,盐水鸭团购同比增长126%,销售额增长155%。
发挥“苏超”赛事棘轮效应,引导习惯调整。6月1日晚,“苏超”第三轮南京队和无锡队比赛,以15669人创造了五台山体育馆的上座纪录。通过赛事直播、短视频平台话题发酵、跨城市球迷互动等高频次的媒体传播,将南京的城市风貌、赛事氛围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塑造了南京“活力、开放、宜居”的城市形象,降低了南京对外部资源的“吸引成本”,增强了外来人口吸引力,尤其是年轻群体、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定居意愿”。
发挥“苏超”赛事乘数效应,带动产业经济。消费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五台山等体育场、奥体中心等场馆智能化升级改造,催生应用人脸识别票务系统、机器人展演等人工智能应用。吸引非体育类企业的跨界投资,形成“体育+”新业态。南京证券为创新“体育IP质押贷款”,以赛事转播权、赞助收入预期为抵押物,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题。苏超赛事仅纺织服装类产品就可带动千万元级产值,为苏美达等服务贸易企业转型拓展国内市场提供路径可能。
发挥“苏超”扩散效应,激发要素流动。以南京苏州比赛主场奥体中心联动全国首列咖啡主题有轨电车,多热点IP碰撞,注入城市新活力。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等空间,发展冰雪、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促进南京都市圈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流动。(作者:刘凡华,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综合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张睿,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