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积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方的公正立场和建设性努力有目共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大国应有贡献。
2024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广州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举行会谈。对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乌外长寻求与中国达成共识”“乌方在华传递出愿意与俄罗斯开始和平谈判的信号”。当前乌克兰危机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冲突还在持续并存在升级、外溢风险,冲击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加之美欧主要国家政局变化明显,无力更无心为乌克兰危机走向和平提供方案与共识。中国虽然不是危机当事方,但并未袖手旁观,始终为缓和局势、化解危机发挥负责任、建设性的作用。
一、乌克兰嗅到美国放弃乌克兰的信号后急于寻求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新途径
7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选后,美国大选发生动荡变化,此次美国政局的变化无疑是一次对泽连斯基在俄乌局势上的重大打击,俄乌局势以及乌克兰的未来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最有可能上台的特朗普,却不是泽连斯基对俄路线的支持者。泽连斯基考虑到美国政坛变化,以及潜在的战场力量悬殊的压力后,不得不放弃对乌克兰此前提出的“和平方案”不可改变的坚持,其对俄乌局势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另寻他法来降低特朗普上台后俄乌局势给泽连斯基所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明确表示希望与俄总统普京进行谈判。可以看出,泽连斯基最近的一系列声明,以及乌克兰政府的相关表态,相较于以前也软化了许多,例如不再提及要求恢复1991年的边界。尽管泽连斯基没有直接发布声明,说要放弃“1991年边界”原则,但在各种场合不再强调这一点,说明他们有意淡化这个话题,为与俄谈判创造舆论条件。
此外,一旦共和党赢得大选后,泽连斯基本人将面临能否继续保持“战时总统”地位。当前,民主党在美国大选前第一次民调支持率数据中明显处于劣势,而近期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无非是站在共和党赢得大选后将如何处理俄乌冲突,并告知泽连斯基接下来俄乌冲突的轨迹将按照特朗普的模式进行。可以看出,共和党一旦赢得大选,抛弃泽连斯基只是时间问题,而泽连斯基将从美国的“宠儿”变成美国的“弃子”后,他面对的不仅是如何收场战后乌克兰发展问题,更是如何面对“战时”总统合法地位等问题。
相较于美国“有利益就供火,没利益就抛弃”的做法,乌克兰方面似乎认识到了中方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升级后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是推动乌克兰危机走向和平有效且唯一的方案。
二、中方政治解决的立场不仅符合冲突双方的利益,也回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
过去的2年间,乌克兰危机损失惨重,外溢效应波及全球。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军援、制裁等手段拱火浇油,推动危机向长期化、扩大化方向发展,一些西方政客将乌克兰危机视为阵营对抗的标志,认为只有通过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显然,这样的错误方式酿成的后果是非常惨烈的,导致乌克兰危机延宕升级,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高企、新一轮难民潮等事实证明,延长扩大冲突只会让乌克兰和俄罗斯人民遭受更多痛苦,扩大冲突更会让世界付出更大代价。
近年以来,我国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摒弃西方国家利用乌克兰危机搞阵营对抗的有力例证,其中,全球安全倡议是对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的扬弃超越,而中国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针对乌克兰危机、阿富汗问题、巴以冲突等,中国专门发布立场文件,持之以恒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纷争已成为全球安全倡议的鲜明标志。需要看到的是,在“全球安全倡议”下中方强调的是与美西方在处理地区与全球热点问题上的截然不同的做法,更强调多边议题,促进乌克兰危机走向和平是通过政治途径进行解决,而非拱火浇油,是希望推动国际秩序民主化,推动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避免在欧洲出现的这种“新冷战”的阴影扩散到全球。
三、政治解决危机的前提是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得到切实保障
乌克兰外长访华之际,中方再次强调了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公正立场。从乌克兰方面的表态可以看出,乌克兰接受了中方为俄乌冲突停火之战、恢复和谈所提出的各项建议。虽然目前俄乌两国还不具备直接谈判的基本条件,但近期乌俄双方都不同程度发出愿意谈判的信号。这表明俄乌两国均有意愿进行对话和恢复谈判,但这需要一定前提。
俄罗斯和乌克兰能够坐在谈判桌前进行谈判,首先需要的是相互信任,没有信任的谈判是谈不成结果的。其次,应具备“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这三个重要要素。最后在当前美国和欧洲政局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国际社会要为俄乌双方恢复直接对话谈判创造条件,其中大国更应发挥正能量而非负作用。正如中方发布的立场文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处理乌克兰危机应坚持“公认的国际法,包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切实保障”的基本原则所述,政治解决永远比战场交火要更有意义,面对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途径应是如何选择主持对话谈判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既不应该是俄乌冲突的参与方,也不应该是俄乌冲突的获利方,而应该站在全球安全治理的公正角度来审视俄乌双方对话和推动两国谈判进程。
王毅部长在与乌克兰外长会谈时提出了让乌方接受,且具有标本兼治的危机解决方案,这展现了中方始终立足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的中国立场,更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责任担当。(作者:孙祁,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在职博士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