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全球绿色经济复苏、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双重机遇推动下,中国坚持以绿色金融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通过支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全国乃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全面推进,不仅实现了政策、标准方面的完善,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也向前迈进,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
一、绿色金融顶层政策持续完善
自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原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以指导意见为基础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完整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框架,大力推动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
202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研究制定并推广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标准,完善绿色金融与环境、社会、治理(ESG)标准体系;2022年5月,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财政资金、税收、政府采购等多项政策协同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正式执行,明确提出“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为银保定调绿色金融发展目标、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开展绿色金融市场业务等提供鲜明指导。
2021年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明确和规范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要求,标志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而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式实施。截至今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今年8月,还将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助力中国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2021年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02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具体支持领域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领域、煤电企业电煤保供领域,以形成政策规模,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日益丰富
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2022年,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持续深化,绿色信贷市场稳步向前。在政策层面,国家绿色低碳宏观政策确立了我国绿色信贷整体发展方向,地方规范和工作文件等各类专项政策持续明确绿色信贷应用场景,确立地方绿色信贷发展指引,推动地方绿色信贷奖励激励措施的落地实践,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提供了动力。市场层面,我国绿色信贷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约占贷款总额的10%,同比增长41.4%,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贷款分别为8.32万亿元和5.56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4%。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在发行数量上不断实现突破,绿色债券创新品种日益丰富。中央政策推动贴标绿债标准统一,今年7月,中国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明确中国绿色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存续期信息披露四大核心要素。根据中财大绿金院绿债数据库,2022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发行数量462只,发行规模7656.73亿元。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绿色熊猫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创新产品的稳定发行也为绿色债券市场持续注入新活力,2022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碳中和债券发行数量126只,发行规模1938.84亿元。
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在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股票等也实现了落地与创新。绿色基金市场增长稳定,各类绿色基金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地方绿色产业基金纷纷设立,加速地方绿色发展。从绿色指数化基金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内绿色指数化投资基金规模超过1300亿元,相比去年增长16%,以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主题的绿色基金占主导地位;绿色保险持续创新发展,环责险、农业相关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绿色建筑保险、清洁能源保险、碳汇保险等创新绿色保险正开展探索,并通过拓展风险分担渠道、运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结合金融科技等方式提升服务端整体质量。2022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公司要加强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强化绿色保险业务数据治理,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客户和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及管理机制;绿色股票市场初具规模,截至2021年12月31日,沪深AB股上市企业中,环保行业共11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114亿元;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有序推进,特别是全国碳市场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全国碳排放的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03亿吨,累计的成交额90.16亿元人民币,市场运行平稳,风险可控,为未来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规模奠定良好基础。
三、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并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供需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降低“洗绿”等风险,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环境风险防范和压力测试,气候环境风险管理工作持续推进。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推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试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以及《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金融机构绿色低碳化转型予以指导。在人民银行牵头建立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注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碳核算工作,有效降低环境信息披露和管理成本。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各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部分金融机构分层次、分步骤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验区内200多家金融机构完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试编制。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组织23家全国性银行机构分行业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在试点省份开展高碳行业压力测试,为有序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探索有益路径。
同时,中国的ESG信息披露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整体ESG信息披露机制建设的推动进程及市场各方主体的参与程度都在不断深化。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4月公布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内容中增加了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制定印发《提高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明确了中央企业未来的工作方向,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提供了目标和指引,也为推动我国ESG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将ESG理念融入至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投融资全流程管理、信息披露及风险监测等多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与金融机构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社会发展、平衡业务增长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作者:王遥系中宏观察家、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