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不确定不稳定性,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带来的巨大风险与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把准世界发展大势,统揽中国发展大局,着眼中国长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质量发展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实践证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是破解经济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金钥匙,是繁荣现代化经济的聚宝盆。
高质量发展是植根中国大地,立足解决中国当今经济问题和实施长远布局的重大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重要问题,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客观状态,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逻辑与特点,要求必须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好不好”而非“有没有”的发展本质上,要超越传统式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做法,要体现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体现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战略指引和重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着力点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集中体现,也是引领我国发展格局深刻变革,贯穿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遵循。为此,要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技术与市场和谐共振、发展潜能释放、科技治理体系形成与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壮大;要以协调作为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重点推进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要将绿色发展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融入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布局之中;要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要以共享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和原创性贡献,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对立统一的层面审视,坚持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才能更好把握高质量发展逻辑。而供给侧的问题一度集中体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就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包括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新产业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深化改革,就是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包括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等。另外一方面,需求侧管理也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着力点之一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内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因此,必须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并且立足国内大循环,形成虹吸效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
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确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五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为此,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守住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跟着发展的问题走,奔着发展的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在“钉子精神”的坚韧中驰而不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用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好高质量发展的全国一盘棋。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临更多复杂的变数、更艰巨的任务,也承载着更多光荣的使命、人民更多的新期待。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指明了如何把握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进方向,回答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只有深入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阳旸,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