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王镜榕)日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施政报告》时透露,香港特区政府将在香港北部建设一个300平方公里的都会区,配合深港跨境口岸和交通基建,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中宏观察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窦勇日前接受本网专访指出,“北部都会区建设的提出能够有力的推动深港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达到一个新高度。”
“这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在新时代的新突破。这次发布的市政报告是本届政府的第5份施政报告,也是最后一份。”窦勇告诉记者,回想当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本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明确要求,我们要既要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也要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建设好。这次香港提出,在香港北部地区毗邻深圳的300公里土地上建设北部都会区,通过北部都会区把香港和深圳真正连接到一起。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这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20多年来不断丰富完善的最新成就。
“这是香港更好的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有力举措。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港澳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港澳的发展也离不开祖国大陆的有力支撑。”窦勇告诉记者,历史总是在波折中向前发展,前些年香港发生风波动乱,对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的安定生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之后新冠疫情更是重创香港经济。此次市政报告的发布,特别是拿出300平方公里的土地来建设北部都会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动作,标志香港逐渐走出前期困难局面,开始谋划新发展。
“受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的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6年开始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开展前期研究,2017年在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提升到国家层面。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公布。”窦勇指出,两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很多成就,但是相对于广佛肇、深莞惠以及珠中江等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来看,深港合作相对滞后。窦勇表示,2020年,深圳的经济总量达到2.76万亿元人民币,香港为2.41万亿,在粤港澳大湾区当中分别位居第1、3位。两者之和占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近一半,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最具活力、规模最大以及合作潜力最大区域。而建设300平方公里都会区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