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表示,建设教育强省,基础教育是基点。“十四五”期间,山西省教育厅对标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总体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热切期盼,扎实开展了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四个学段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增长27%、28%、23%和51%;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分别增长10%、6%、11%和53%,在全国位于中上游水平,在中部六省位居前列,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应对学龄人口“梯次渡峰”,推进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五年来,在学龄人口集中地区建设公办幼儿园和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1286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700余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省小学、初中校均规模分别达到403人和514人,分别增加了143人、185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加25.58%。推进普通高中扩容,2024、2025两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6.73万个,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希望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期盼。
三是深化全面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大力规范校外培训,强化作业、考试、作息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5+2”课后服务全覆盖。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推动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及不少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与“十三五”末相比,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6.67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5.74个百分点。
四是加强内涵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着力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通过教师交流、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稳定县中生源,建强县中教师队伍,组织高校和省示范高中对口支持薄弱县中,县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是提升管理水平。连续两年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专项行动,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一网通办”,持续开展校园餐、教辅材料、校服等专项治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
当前,面对学龄人口结构性变化和区域发展差异,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希望、新期盼,基础教育工作还面临不少新挑战。下一步,山西省教育厅将认真落实教育强省建设部署,进一步建立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机制,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