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山西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结出丰硕果实。
实施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地。培育32个教育部“双创”项目、203个省级“育人先锋”品牌,辐射带动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省党政领导每年登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形成强有力示范效应。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全覆盖建立校地协作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快“五育融合”体系建设,山西省学生在多项体育赛事中取得历史佳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正在成为全省青少年最美的成长注脚。
二是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老百姓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坚定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总收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等年均增长超过5.5%,2024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1100亿元。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组建600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有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20万人口以上的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得到充分保障。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学段、学校、学生全覆盖,累计惠及1373万人次。今年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教费,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可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正是我们朝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迈进的生动实践。
三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
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全省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设、转设11所高校,新增1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全省设区市实现本专科高校全覆盖,形成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集聚圈,以及以晋北、晋东南、晋南为基点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一核引领、三圈联动、省市协同”的人才培养版图基本成型。持续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博士、硕士招生计划分别增长165.3%、25.5%,实施优本扩容计划,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百万,累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40万毕业生。高校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超过55%,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增至150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42个,百余个产业学院实现全省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全覆盖,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成功转化落地。目前高校集聚全省60%以上重点实验室、7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获得80%以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承担9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成为山西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48.73万名教师成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力量。推动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超99%,普通高校博士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持续拓宽教师发展通道,中小学中级岗位增加1.8万余个、高级岗位增加3万余个,分别增长11.7%、80%。省级进校园事项从75项大幅压减至10项,教师非教学负担大幅减轻。实施系列强师尊师惠师政策,教师地位待遇不断巩固。
五是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生机活力有效激发。
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出台一系列根本性改革举措,为不同禀赋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双减”重塑教育生态,“5+2”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持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今年还优化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事项,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加强“留学山西”品牌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出台《山西省学校安全条例》,坚持综合施策,全省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去年,山西省高规格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山西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擘画了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山西省教育厅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目标不松劲、接续奋斗再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中彰显教育担当和作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