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社会民生专场。北京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得志表示,社会保险基金是人民群众的“养老钱”“看病钱”“保命钱”。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财政部门积极主动会同人社、医保、税务等部门,持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社保基金制度,确保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一是全市社保基金收支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北京市已全面建立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类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七项社保基金,并且全部实行市级统筹管理。“十四五”期间,基金收支保持稳定增长,年均收支达6000亿元左右,总体达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管理要求,目前社保基金结余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
二是发挥社保基金保障改善民生效能。
总体来看,北京市确保了基本养老金、医保报销、失业保险金等社会待遇居全国领先水平,同时也保持了合理的基金积累,为全市人民提供可持续的保障。在养老保险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稳步提高基本养老金等待遇标准、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部署、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等改革任务。在医疗保险方面,提高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发挥医保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机制约束作用,引导理性就医。在失业保险方面,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发放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其寻找新工作提供了缓冲器。在工伤保险方面,全面实施工伤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在率先试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已经涵盖多种行业的平台企业。在生育保险方面,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到医保支付范围,实施积极的生育支持政策。
三是综合施策加强社保基金管理。
坚持基金预算编制的“科学平衡”,建立了“财政牵头、部门协同”的基金预算编审工作机制,合理确定收入编制要素,全面考虑国家政策等因素,足额落实财政对基金的补助责任。同时也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投资运营规模,持续推动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坚持基金预算执行的“硬性约束”,确保社保缴费应收尽收,加强部门联动,开展单位、个人纳税与基金缴费的数据比对,监测基金支出执行情况,从严控制超范围以及不合理支出。坚持基金绩效管理的“闭环流程”,建立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医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了基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效地防范了基金运行风险。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