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0月22日水利部召开“母亲河复苏行动三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介绍,近年来,水利部不断强化取用水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切实保障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用水需求。
一是扎实开展取用水宏观管控指标确定。在地表水管理方面,全国累计批复了94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各省累计批复了420条省内跨地市行政区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基本实现地表水应分尽分。在地下水管理方面,组织31个省份建立了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的地下水取水总量、地下水水位“双控”的管理指标体系。在生态流量管理方面,全国累计批复确定了171条跨省、546条省内重点河湖的生态流量目标,基本实现了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目标体系全覆盖。
二是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督促流域和地方严格水资源论证审查,“十四五”期间,全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论证审查累计否决河道外取水项目3000多个。建立了“1+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各地探索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和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严格落实了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在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以及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实施取水许可审批差别化管控,目前全国累计发放取水许可电子证照65万套。
三是加强取用水的监管。开展了取用水管理专项行动,建立全国550多万个取水口信息台账。利用全国取用水管理平台,累计推送疑似问题线索10万余条并督促地方对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整改。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的指导意见》,构建了以信用为基础的取用水监管机制,今年组织对全国21.3万非农取用水户开展了首次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
四是扎实推进取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做好取用水监测计量能力提升顶层设计,印发实施《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开展取用水监测计量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联合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农业灌溉机井“以电折水”取水计量。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取用水户接入全国取用水管理平台的在线监测计量设施约10.7万个,在线计量数据接入率达到了96%以上。
于琪洋表示,通过严格的监管,“十四五”时期,各级水利部门累计核减取水量140多亿立方米,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000亿立方米以内,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