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5-10-13 08:07:3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202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新十年开篇。据报道,在北京“新两翼”另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其所在的通州区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7%,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1.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高精尖产业彰显强劲活力。“十四五”以来,北京输出至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2308.7亿元,是“十三五”时期的近两倍。与此同时,三地共同绘制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开展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工作。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速推进,三地“同城生活”体验日益深化,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民生缩影。医疗协同让群众看病更便捷,教育协同则有力促进了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石家庄持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平台对接京津优质资源,构建“培训—实践—展示—评价”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此外,314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学校开展多元合作办学,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京津冀“一卡通”的推行,正为三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据统计,京津冀已实现44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3900多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193家图书馆“一卡通阅”。截至今年6月底,京津冀地区社保卡持卡人数已达1.17亿。一张“超级通行证”,将三地居民纳入惠民便民的“同心圆”,丰富着跨区域生活图景。“十四五”时期,京唐城际、津兴城际等开通运营,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日益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持续重塑京津冀地区的“时空”格局,为区域协同发展筑牢互联互通的坚实基础。

编辑:王镜榕
审核:王怡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