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九载品牌路,中国正 “牌” 面

——写在第 9 个 “中国品牌日” 系列活动开展之际

2025-05-09 16:05:5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韩鹏飞)在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品牌,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标识意义,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文化魅力的象征。自2017年国务院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九载春秋,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中国品牌以坚韧不拔的姿态,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今年5月10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的大幕即将拉开,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国品牌迈向更高目标的全新起点,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对品牌强国的殷切期盼,彰显着“中国品牌,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中国品牌,砥砺前行展风采

  自“中国品牌日”设立以来,中国品牌发展成绩斐然。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领域,众多中国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

  在制造业领域,中国高铁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家名片。中国高铁不仅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其运营里程更是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例,它的成功研制和广泛运营,展示了中国在高速列车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其稳定的性能、舒适的乘坐体验以及高效的运营效率,让世界为之瞩目。如今,中国高铁技术已经走出国门,参与到众多国际项目中,为世界各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同样表现出色。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不断创新,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比亚迪更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门店,其新能源汽车产品凭借卓越的性能和高性价比,受到海外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也为中国在绿色出行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服务业中的中国品牌也在快速发展。以互联网科技为依托的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构建起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平台,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方式,其创造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商业盛事。腾讯的微信,不仅是国内社交领域的巨头,在海外也拥有大量用户,其丰富的功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为全球社交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金融领域,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凭借稳健的经营和广泛的服务网络,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文化创意产业,故宫文创成为现象级品牌。故宫博物院深度挖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创产品。从精美的文具、饰品到创意十足的生活用品,故宫文创产品让古老的故宫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还提升了中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乘势而上,中国品牌发展动能强劲

  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中国品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众多中国品牌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百度依托文心大模型,构建起覆盖智能搜索、智能驾驶、智能办公等多元场景的品牌生态。文心大模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能够实现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复杂任务,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推动相关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展现出中国品牌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的领先实力。

  宁德时代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在电池技术上不断突破。其研发的麒麟电池,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的动力解决方案,引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潮流,凸显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加速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

  中车株洲所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核心部件研发,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IGBT芯片打破国外垄断,广泛应用于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自主可控水平,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体现了中国品牌在高端制造领域以技术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为品牌注入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品牌发展的灵魂,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众多企业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中心,汇聚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华为在5G通信技术、芯片研发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利成果,其产品和服务质量赢得全球认可;大疆创新在无人机领域不断创新,以领先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性能,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重要份额,让“中国智造”闪耀世界。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赋予了品牌独特的竞争优势,使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

  文化赋能品牌,彰显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品牌的深厚底蕴和独特标识。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将其与现代品牌理念相融合。老字号品牌全聚德,在传承百年烤鸭技艺的同时,深入挖掘饮食文化、历史文化,通过生动的品牌故事讲述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提升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李宁品牌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运动时尚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服饰,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展示中国文化魅力。文化赋能让中国品牌更具辨识度和感染力,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数字化浪潮下,中国品牌积极拥抱变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品牌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转型升级。线上营销、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品牌销售渠道;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实现精准生产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完美日记通过数字化营销,精准定位年轻消费群体,迅速成长为美妆行业的知名品牌;众多传统企业也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在新时代实现新的跨越。

  多方发力,共筑品牌强国梦

  中国品牌正以积极饱满的姿态呈现在全球消费者的面前,中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国品牌建设走深走实,让优秀的中国品牌给全球消费者送去“福利”。

  政府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品牌发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到2035年,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财政政策上,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品牌培育和推广活动。在产业政策方面,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品牌。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通过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补贴等政策,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快速发展。

  企业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能力。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众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例如,华为公司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在5G通信技术、芯片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众多专利,其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全球认可。另一方面,注重品牌文化建设,挖掘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品牌理念相结合。如老字号品牌全聚德,在传承百年烤鸭技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通过品牌故事的讲述和文化活动的举办,提升品牌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此外,企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中国品牌建设中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企业开展品牌培训、品牌评价等活动,推动行业品牌建设水平的提升。媒体通过宣传报道优秀中国品牌,传播品牌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品牌、支持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优质的中国品牌产品和服务,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品牌的发展。

  预计在今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中,各地区优质的企业将展示出自己的品牌成果,分享品牌建设经验。5月9日,以“品牌成长引领新质消费”为主题的2025中国品牌日上海践行活动开启。中国品牌日上海践行活动,把原先5天的品牌博览会展会现场服务,转变成365天的全生态品牌服务,以“品牌生态聚能环”为引擎,启动品牌未来发展计划,向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建设服务。“品牌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也是国家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易靖韬表示。上海作为“中国品牌日”历年活动的主办地,见证了中国品牌博览会从最初的2万5千平方米扩展到7万平方米,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我国品牌发展新成就。今年“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这为中国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品牌建设的深入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品牌建设前景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文化自信的增强,中国品牌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品牌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品牌,以品牌之力,铸就强国之梦。

编辑:韩鹏飞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