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首个国家级“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意味着银发经济的发展元年正在到来。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日益崛起的“银发经济”显示出银发一族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老年旅游产业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空间。如何让“银发族”撬动更大的旅游市场,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
更偏好错峰游、深度游
大爷大妈们抓住旅游淡季“大便宜”
随着国庆假期结束,旅游市场进入淡季,机票、酒店价格下降,老年旅客也纷纷踏上了旅程。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节后酒店、机票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调,跟团、定制、包车游等度假产品价格也有平均三成以上的降幅。
去哪儿平台上,10月14日-24日,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较“十一”期间降低四成以上,甚至低于上半年的淡季价格,是全年低点。
在某平台搜索显示,未来一到两周,北京飞往泉州、西安、昆明,广州飞往青岛、济南、三亚、南宁,有机票价格在300元以下;上海飞往揭阳、郑州、长沙、哈尔滨、重庆,有机票价格在200元以下。此外,从成都、重庆、杭州、武汉、长沙等新一线城市出发,均有价格在300元以内的机票在售,多个航线机票价格低于高铁。
而“有钱有闲”的银发人群也抓住了这波“大便宜”。携程数据显示,目前至10月底,银发人群国内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超两成,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去哪儿平台上,老年旅客机票预订量有明显增长,出行日期在10月11日(重阳节)后,占比从国庆节的5.9%回升至10%。淡季低价,老年旅客高档、豪华型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六成。一位民航从业人员表示:“第一波出游的大爷大妈挤满了去北海的飞机。”
银发人群错峰出游特点较为明显,携程数据显示,银发人群工作日出游占比最高,约6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56%左右);节假日出游占比最低,约12%,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50岁及以上银发人群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其中,61—65岁是增速最高的银发群体,同比增速达58%,在文旅市场中呈现出人均旅游消费金额高。
从客源地看,携程平台上,银发人群主要来源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天津等新一线城市,两者累计占比超过一半,分别占比27%、26%。这意味着二线、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银发人群在线旅游消费还有较大潜力可挖掘。
从目的地来看,去哪儿的数据显示,首批老年旅客出发时间在10月14日-24日,10月全国多个地区天气尚未降温,目的地较为分散,成渝地区、江浙沪地区是热门区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重庆、厦门、西安、长沙、南京和杭州是热门目的地。从酒店预订来看,四川省内阿坝、甘孜、乐山、绵阳预订量都有明显增长,特别是九寨沟,开通高铁后老年旅客出行更方便了。
11月后,随着天气变化,北方候鸟老人陆续启程,更南方的目的地受到老年旅客青睐。例如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大理,海南三亚、海口,广西南宁、北海,广东广州、珠海,福建泉州、厦门等。得益于小机场建设和低廉的价格,老年旅客可以全程飞行深度游玩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云南芒市、普洱等老年旅客较少涉足的目的地,从昆明飞往仅需1小时,价格在300元左右。
银发旅游潜力巨大
政策支持和观念转变双发力
近年来,《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促进银发旅游、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酒店、旅行社、OTA等文旅企业适老化改造、创新,银发旅游发展迅猛,且线上化率不断提升。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由60后、70后组成的新一代中老年人,其收入、知识结构和消费理念与前几代人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既有强烈的旅游意愿,也有外出旅游的能力。同时,随着铁路交通、营地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以及城市、景区适老化改造加快,老年人自驾游、铁路旅游等方式成为新可能。
未来,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是银发旅游的发展方向。针对“新银发一族”的慢节奏、知识型、定制化的文旅需求,需要注重打造个性化高品质产品,共同为老年群体营造更加适宜的旅游环境,并提供更为丰富和高标准的旅游服务体验,不断完善发展的银发旅游市场,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