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11月27日电 11月26日,第三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在衢州市衢江区隆重举行。全球针灸学者、企业家、相关人士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续写一根针造福全人类的济世梦想,共商中医针灸传承与发展,共谋中医康养产业振兴与繁荣。
参加本次大会的嘉宾与领导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投资和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家招商总局)局长扎娃·穆扎法利及其夫人;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 刘燕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啸宏;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国家发展改革委原高技术司司长任志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少将徐卸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副主任缪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苏钢强;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喻晓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启峰;浙江省针灸学会会长方剑乔;衢州市委书记高屹;衢州市人大副主任、市委秘书长郑河江;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宁;衢江区委书记王慧杰。
26日上午,大会首先举行了癸卯(2023)年杨继洲诞辰纪念活动。400多年前,明代“针圣”杨继洲从衢江出发,以一根针济世救人;400多年后,参加纪念活动的嘉宾在杨继洲铜像前列队,气氛庄严肃穆。刘保延先生恭读祝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塔吉克斯坦国家招商局、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德黑兰医科大学传统医学院、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浙江省针灸学会、浙江省中医药大学、衢州市中医药发展促进会、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共衢江区委、衢江区人民政府、衢州市针灸学会、廿里镇六都杨村杨氏宗亲等依次向杨继洲铜像敬献花篮,行三鞠躬礼。敬献花篮礼毕,中小学生、外国友人、衢江区医护人员代表齐声诵读杨继洲《针灸大成》经典篇章,追远感怀的情愫、追思针圣杨继洲。
在授礼环节,杨继洲针灸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与8位拜师学生共同上台,齐向杨继洲铜像鞠躬,宣读《中医华人誓言》,表达对针圣杨继洲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在此次世界针灸康养大会上,还隆重举行了衢江区成都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发展战略合作项目、杨继洲儿童脑病康复中心项目、特殊困境儿童关爱基金项目、衢江-蕲春 针艾联盟发展战略合作项目、领康集团医健项目、西安中医脑病(衢江)医院项目、华东生态康养中心项目、医用新材料零部件加工项目等8个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将进一步推动衢江针灸人才培育、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输出更多中医药针灸传承、创新、发展的“衢江经验”和“衢江模式”,为增进百姓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还进行了杨继洲针灸研究院揭牌仪式和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授牌、中国针灸学会康养技术培训基地授牌、浙江省市级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授牌仪式。
衢州是南孔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中医药历史底蕴,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了杨继洲针灸、雷氏医学、叶氏中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流派。近年来,衢州市锚定“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通过挖掘利用“杨继洲针灸”“衢六味”等具有衢州辨识度的中医药优势资源要素,打造四省边际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高地。
衢江区作为“中华第一神针”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的故里,自2016年成为世界针灸康养大会的永久性常设会址后,本次大会是成功在衢江区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
据悉,此次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浙江省针灸学会、衢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
背景介绍:
衢州市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名医辈出,“杨继洲针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衢江区作为“中华第一神针”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的故里,自2016年成为世界针灸康养大会的永久性常设会址后,已成功举办两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受到国内外媒体、企业家、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衢江区始终围绕针灸康养文化,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机制保障、人才培育、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等方面多点发力,实现“杨继洲针灸”焕发活力、展现生机。
一是强化顶层政策支持。充分挖掘具有辨识度的“杨继洲针灸”中医资源,制定《衢州市衢江区建设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建立由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的杨继洲针灸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中医药产业发展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体推进、全链发力促进“杨继洲针灸”传承发展。
二是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坚持搭建平台、深化合作、整合资源的思路,建立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等权威专业组织深度融合的战略合作,推动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建成投用,大力支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理工学校等院校开设针灸、推拿、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持续推进“师带徒”“西学中”和人才定向培养,加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力度,实现全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覆盖,为“杨继洲针灸”传承创新注入人才动能。
三是做大针灸学科优势。迭代升级“卫健人才新政15条”,招引副高级以上32人、研究生以上47人,柔性引进方剑乔专家、陈永灿名老中医、张缙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工作站。深入推进“百科帮扶”,与省中山医院就针灸科、康复科、脾胃病科和骨伤科等中医优势学科开展合作,针灸科列入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培育专科,衢江区中医院顺利完成二级甲等中医专科医院现场评审。
四是做好特色发展文章。按照“国民学国医”的思路,推动中医产业化发展。打造全国首家杨继洲针灸博物馆,启动《新针灸大成》修订工作,建设针灸推拿防治近视科普基地,开发“杨继洲针灸”病案连环画、卷轴、中药香囊等文创产品,结合“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秉持国资运营、行业参与、市场运转的经营理念,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药膳品尝、健康养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针灸文化街区,目前已有13家店铺正式投入运营,不断擦亮“针灸朝圣地、中国康养城”的城市名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