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
10年来我国在生活垃圾处理取得巨大进步,一方面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服务范围不断向乡村延伸,为美丽中国建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生活垃圾处理结构不断优化,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处理由填埋为主转变为焚烧发电为主,减污降碳成效卓著。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甲烷排放是废弃物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分,约占废弃物温室气体排放量80-90%。中国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及温室气体减排取得了巨大进步。
根据住建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国内生活垃圾填埋量从2017年开始下降,2020年焚烧处理量超过填埋处理量,2021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下降到0.9亿吨,焚烧处理量达到2.1亿吨,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比例下降到30%。对比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目前回收利用后的生活垃圾填埋比例美国是80%,欧盟是48%;2021年我国内地人均生活垃圾填埋量约为64千克,约为欧盟二分之一,美国的六分之一。按照IPCC的同一口径比较,2021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低于美国、欧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二十大报告要求: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减污降碳。回收利用后生活垃圾处理按照这一要求和方向大有可为,不仅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也可以为全球固废领域温室气体减排贡献中国方案。
2021年底,内地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超过80万吨/日,超过欧盟、美国与日本之和,未来几年,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处理量还将大幅度下降,大部分地区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作者系中国环保机械协会固废处理委员会主任 徐海云)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