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唱支山歌给党听——南宁市明天学校德育建设纪实

2022-10-08 15:30:5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9月28日晚,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南宁市明天学校正在举行“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歌咏晚会。该校“孤儿合唱团”一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并引发礼堂内师生们雷鸣般的掌声!

  是啊,南宁市明天学校于2000年创办,至今已经22年了,一茬茬孤儿在这所学校沐浴着党的温暖茁壮成长,他们有太多太多的心里话要向亲爱的党倾诉。

  党啊亲爱的妈妈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歌曲《党啊亲爱的妈妈》是明天学校孤儿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歌。

  “没有明天学校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很难想象,如果不来明天学校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这是笔者在明天学校采访时,从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然而,明天学校的今天,凝聚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太多太多的心血!

   “难!真的是太难啦!”9月21日下午,笔者采访时任南宁市郊区政府区长、明天学校的创办人罗世敏时,说起明天学校创办的事,他感慨良多。

  那是1998年底,罗世敏刚当选为南宁市郊区政府区长。一个周末,他带着9岁的女儿罗洋参加城区组织的“一帮一助学”活动。罗世敏的助学对象是坛洛镇坛楼村孤儿梁乃贤。

1.jpg

  1999年7月18日,明天学校奠基庆典合影留念

  梁乃贤的父亲在他还没有懂事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随后母亲也抛弃了他改嫁远走他方!

  梁乃贤见了罗世敏他们有气无力地说:“你们还来看我干什么?让我死了好啦,反正也没有人爱我,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想死的何止是梁乃贤一个人,那时候我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过同样的想法。”邓绍创是跟梁乃贤同一天来到明天学校的同学,今年9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感同身受。

  从梁乃贤家回城的路上,罗世敏便萌生了建一个孤儿学校的想法。

  第二天,罗世敏就让郊区团委、妇联等部门对本区孤儿情况进行调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全郊区有孤儿100多名,其中绝大部分辍学在家,有的流浪街头,个别的被坏人利用干起了小偷小摸的勾当。

  “我们要办一所孤儿学校,让孤儿跟正常家庭的孩子们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幸福生活。”罗世敏下定了决心。

  从1999年开始,原南宁市郊区政府筹建孤儿学校。

  筹建孤儿学校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近百个孩子每天吃喝拉撒睡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1999年春节前,罗世敏在郊区举办了一个孤儿学校募捐晚会,邀请了很多企业家参加晚会。

  “每一个弱势群体都需要关爱,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温暖每一个孤儿的心!”晚会上,罗世敏一番慷慨激昂、拨动心弦的话引起了在场企业家的共鸣,他们纷纷慷慨解囊相助。当晚共收到捐款100多万元!这100多万元就成为了孤儿学校的启动资金。

  2000年8月28日,由原南宁市郊区安吉中心校改名而成的“明天学校”正式成立!“明天学校”寓意孤儿的明天会灿烂辉煌。第一批108个孤儿从山村来到大城市,走进明天学校,走进课堂,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

2.jpg

  时任南宁市郊区区长罗世敏在明天学校第一次开学典礼上为孤儿孩子发放新书包

  南宁市明天学校成为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它是一所以关爱孤儿为主旨,收养孤儿融入社区居民儿童共同教育成长的公办学校。南宁市明天学校的建设牵动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心。自2000年创办至今,得到了历届广西区党委政府、南宁市党委政府的鼎力扶持,历任区、市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来过明天学校,为学校排忧解难;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成龙、梁小龙等影视明星来到学校,为学校捐款捐物。

  弹指一挥间,南宁市明天学校走过了22个春秋。如今南宁市明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由原来占地仅15亩,扩大到两个校区100多亩;学生规模也从11个班600多学生,扩大到了112个班5783名学生;原来只有小学,现在既有小学也有初中,还有学前班。花园式的校园,多功能教室,宽敞明亮的图书馆,一应俱全的宿舍,菜品丰富的饭堂……同学们在这如家般温馨的环境里发奋学习。累计有646名孤儿在明天学校完成学业,其中有122人考上大学,41人考上了重点大学,他们当中已经走出了军人、医生、老师、公务员、企业家等。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晚会上,孤儿合唱团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引起师生们的共鸣,这首歌唱出了孤儿学生们的心声。

  “我们是不幸的,但又是万幸的。不幸的是我们从小失去了父爱母爱,万幸的是我们在明天学校找到了父爱母爱!”明天学校第一批孤儿班学生、现在已经是孤儿班生活老师的邓丽霞深有感触地说。

  覃锋,现任南宁市西乡塘区教育局副局长、明天学校第一任校长,在校长任上一干就是21年!孩子们亲切地叫他“覃爸爸”。

  “明天学校创办之初困难重重,近百个孩子生活、学习、医疗都需要用钱,政府的补贴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争取外援。我是一校之长,也就是孩子们的家长,这个重担我要勇于承担。所以,那时候我到处去宣传明天学校,以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广西中海集团和瀚德集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结缘的,他们对明天学校的建设支持力度都非常大。”覃锋心怀感恩说道。

  覃锋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明天学校和孤儿学生身上。因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12月覃锋被任命为西乡塘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当时,明天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和申办初中,需要他兼任明天学校校长。覃锋二话没说,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身兼两职,继续在明天学校校长位置上一干又是10年!直到2021年才回到局里工作。有人说覃锋吃亏了,他如果早点离开明天学校,可能早就是处级以上领导了。

  覃锋却不是这么想的。他说:“党和人民把照顾好孤儿、改变孤儿的命运这样的重担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既要对党和人民负责,也要对孤儿本人负责。个人进步与改变孤儿的命运、让他们享受幸福生活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3.png覃锋利用工作之余回到明天学校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跟覃锋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孤儿学生们叫做“韦妈妈”的明天学校副校长韦翠良。

  韦翠良于2001年到明天学校工作,是明天学校的元老。韦翠良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事业心都比较强,如果在其它学校她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为孤儿学生基础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出成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韦翠良的个人进步。有好心人劝她换一个学校,她也曾经几次准备向学校提出辞职。但是,一听到学生们那一声声“妈妈”的呼唤,一看到那一双双渴望关爱的眼神,韦翠良便打消了离开明天学校的念头。

  为了把孤儿学生管好教好,1995年从普通师范学校毕业的韦翠良报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专业,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

  被孤儿学生亲切地叫“妈妈”的还有原孤儿班生活老师覃爱芬。

  “覃爱芬老师不是亲妈胜似亲妈!”今年13岁,已经上初一的胡佳怡同学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4.jpg

  副校长韦翠良和孤儿学生亲切交谈

  在她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晚上她感冒发烧很厉害。值班老师覃爱芬发现后,不顾年老体弱,马上背起胡佳怡就往校医室跑。看病、打针、吃药,一直折腾到下半夜退烧了才又把胡佳怡背回寝室。天快亮时,当胡佳怡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发现覃老师还坐在床沿照看着自己,胡佳怡感觉是妈妈在自己身边,轻轻地呼唤着“妈妈妈妈.......”

  明天学校的孤儿学生已经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考大学填报志愿要问“爸爸”“妈妈”,选单位要问“爸爸”“妈妈”,就是谈恋爱也要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每年正月初八是毕业孤儿“回娘家”的日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造成了孤儿学生普遍存在有自卑、封闭、叛逆,规矩意识差,学习成绩差的问题。为此,我们就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学会技能'这'五学会'入手,着力把孤儿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一茬又一茬孤儿在明天学校经过加钢淬火,已经成为有用之才,回报着社会。可喜的是他们当中没有出现一个违法乱纪的,没有一个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正常家庭都难以做到的比例。”现任明天学校校长李彦萍无不自豪地向笔者介绍。

  回到学校,回报母校,回报社会。这是很多从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班学生的愿望。

  卢雪清是学成归来的第一人。

  卢雪清是明天学校第一批孤儿学生。2008年她从南宁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到广东一家医院工作,每月工资5000多元。

  2010年暑假,卢雪清回明天学校“探亲”,她见孤儿班的生活老师“覃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照顾弟弟妹妹们已经力不从心。便主动向时任校长覃锋提出要回学校工作,照顾弟弟妹妹们。

  “回学校上班只能领2000元左右的工资,比你在医院上班少多了,工作还很辛苦,你可不要后悔啊。”覃锋校长打趣地说。

  “我不会后悔的,没有明天学校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你们的付出也不会有我们的今天。我要把这爱的接力棒传承下去,把明天学校建设得更美好。”

  就这样,卢雪清放弃了在广东条件优越的工作,回到母校照顾弟弟妹妹们。期间虽然碰到过很多困难,她都坚持了下来。

  在卢雪清的影响和带动下,第一届孤儿班的学生邓丽霞、陆菲菲、罗秀群等,都放弃了高薪工作岗位回到母校,当起生活老师;李小玉2011年从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回母校任教;邓绍创在校外开办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他经常利用周末回学校免费指导弟弟妹妹们学习书法。

  回母校做贡献的是这样,从明天学校走出去的学子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发光发热。       

5.jpg

  孤儿学生卢雪清(右一)回校当生活老师,教孩子们学会劳动

  谢小江,成为军人的孤儿班学生第一人。2006年到2009年在武警某部服役,因表现突出担任班长,并评为优秀士兵。

  邓凯中,2021年6月从上海海事大学毕业后进入泰康人寿保险广西分公司工作,凭借自身优秀的思想品德,过硬的业务能力,就被广西分公司领导委以重任,担任公司总经理秘书,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梁乃贤,明天学校因他而生。回到家乡后,他热心公益,发扬“能帮就帮”的南宁精神,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

  这些只是从明天学校毕业的孤儿学生代表。

  “长大后,我们也要像哥哥姐姐们那样,把爱的接力棒传承下去,回报社会,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正在读初中的孤儿班学生余桂美、农惠怡、胡佳怡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的决心,这也是明天学校学生的共同心声。

  这就是爱的双向奔赴,也是用爱托起的明天的太阳。(作者:文雁 黄淑娴)

编辑:康书源
审核:郭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