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平县以打造“中国北方最美县城”为目标,以落实“红黄旗”制度为抓手,大力实施“八清一改”,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全面验收、全域达标,在富平县12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就“更干净、更美丽、更方便、更富裕、更文明”的富春山居图,成功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一是顶层设计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顶格推进,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设立了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定期研究工作措施,通报问题、督导进度、强力推进,形成了全面管理、常态督导、部门配合、镇村整治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制度保障到位。认真研究各类环境要素,分析整治重难点,制度谋划、制度量化,着力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坚持制度引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黄旗”制度管理办法》《富平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办法》等多个重要文件,明确了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管护机制;强化各类保障,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相继出台了队伍建设、考核奖惩、资金管理、设备投入、公共设施、督查检查等一系列具体办法和保障措施,打造专业管理团队,规范工作程序,县财政每年列支1500余万元、群众自筹卫生费1400余万元,配有垃圾清运车250余辆、保洁员1954名,强化资金保障、设备保障、人员保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保障机制。
三是措施落实到位。按照《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富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黄旗”制度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认真推行“红黄旗”制度,落实县级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组干部包巷、党员巷长包户四级责任,继续采取日督查指导、周交叉检查、季度观摩评比、全域整治验收的工作方法,持续进行村庄清洁、绿化美化行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为全面开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推动乡村由“更干净”向“更美丽”转变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宣传发动到位。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全方位、无死角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活动,形成人人皆知、户户响应、个个参与的浓厚氛围。工作宣传到位,深入挖掘工作进展、典型事例、模范人物等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提炼,以人居环境简报、经验总结、动态信息、微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形成富平经验、富平特色,《富平县“红黄旗”竞出美丽乡村新画卷》《打好政治组合拳绣出农村好环境》《大岗村里说环境》等多篇文章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宏网、学习强国、微视频、农民日报等线上线下平台刊发转载;发动群众到位,加大宣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结合镇村广播、各类媒体、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宣传册、口袋书等多种宣传形式,宣扬村庄文化、提高群众素养,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整治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氛围,使“人人参与、人人建设”成为每个村民的行动自觉,让村庄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家园。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