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这是继今年3月阿拉斯加对话、7月天津会谈以来,中美高层第三次面对面会晤。在长达6个小时的会晤后,中美双方在新闻稿中都用较为积极的措辞对会谈做出评论,也迅速引起世界舆论轰动。
“会晤是建设性和坦诚的。”路透社7日报道称,杨洁篪与沙利文6日在苏黎世一家机场酒店进行闭门会晤。会晤结束后,中美都用这样的措辞做出评论。中方表示,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全面、坦诚、深入交换意见。白宫在声明中说,沙利文在会谈中提出了美中在共同应对重大跨国挑战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以及在双边关系中管理风险的方法。
双方都提到两国元首9月10日通话的精神。中方表示,双方同意采取行动,落实9月10日两国元首通话精神,加强战略沟通,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寻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白宫称,这次会晤是两国元首通话的后续跟进。在那次通话中,双方讨论了美中之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负责任地管理两国竞争的重要性。
CNN援引美方官员的话说,会晤的中心目标是改善世界两个大国之间的沟通,避免不必要误解。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苏黎世会晤被视为中国正履行其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证据。经过一个阶段的展示对抗后,拜登政府不得不对更务实的方法表现兴趣。“美欧对华共同政策还未出现。”德国新闻电视台7日称,尽管美国希望在对华政策上同欧盟协调,但与美国不同,欧盟希望保持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全面竞争。上个月,巴黎和华盛顿之间还爆发严重的信任危机。德国《新德意志报》呼吁在疫情之下,美国、中国和欧洲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制造对抗。该报说,中国崛起甚至超越美国,不是追求霸权,而是争取一个“长期、可靠的国际合作的未来”。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吕祥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方政策一直是以合作为目标的,斗争是不得不做出的反应。我们既要争取将合作的可能性最大化,也要有底线思维,有应对中美关系恶化的预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