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反腐大剧披露反腐细节 赖小民藏匿两亿多现金

2020-01-14 08:11:10 来源:中新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共“反腐大剧”、五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13日播出第二集《全面监督》。该集以2018年查处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案为例,展现中共通过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全体党员和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

  该集披露,在本案调查过程中,专案组在北京某小区发现了赖小民藏匿赃款的一处房屋,里面有多个保险柜,存放的现金达两个多亿元(人民币,下同)。赖小民为了逃避调查,都是要求行贿人用现金交付,收钱后他自己开车来这处房子,亲手放到保险柜里,路上还会特意多绕几圈,以防有人跟踪。他和一些关系密切的知情人之间,说到这处房子都是用暗语,管它叫做“超市”。

  赖小民在该集中说,拿了钱就往那儿一放,就像经常会去超市嘛,把这个名字叫超市。就在里面铁柜里,铁皮柜,一分钱都没有花,都放在那里了,最后组织上都收了。“所以我说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最后又不敢花又不敢用,还提心吊胆的。”

  根据披露,“超市”里藏的巨额现金,只是赖小民违法所得的一部分。除了现金,他还收受大量房产、名车、名表、黄金、字画。他的违法所得最终数额还需经司法机关最终认定,但无疑将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该集说,赖小民违法所得金额巨大,除了本人的贪婪欲望,也反映出金融行业腐败不同于其它行业的一些特点。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分业监管带来的空档,加上赖小民有意逃避监管,使得外部监管难以抵达,而华融公司的内部监督也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作用。

  “党委书记、董事长、法人都是我一个人挑,纪委书记都还是自己党委下面管,他哪有多少权威啊?纪委书记是我的党委委员,我的部下,他很难监督我,说句实话。”赖小民在镜头前说。

  根据调查,2015年以来,银监会多次通过监管通报、监管会谈等方式对华融公司的经营风险等问题予以警示,但赖小民却依然我行我素,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

  华融公司按成立之初的业务范围是由银监会监管,但后来它发展成金融全牌照公司之后,不同方面的业务分别归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多家机构监管。赖小民于是利用其中的空档,哪个板块业务要接受检查了,他就把其他板块的资金先挪过来,拆东墙补西墙,不断闪转腾挪,绞尽脑汁掩盖窟窿。

  不仅如此,赖小民的用人导向,也使得反对的声音大多沉默,投其所好的人大行其道。华融公司的政治生态严重恶化,久而久之,赖小民听不到任何批评提醒,在一片吹捧声中,更加忘乎所以。

  “这一案件,揭示了华融公司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的状况。”该集说,这种现象在其他金融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新一轮派驻机构改革向15家中管金融企业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正是针对发现的监督薄弱环节对症施策。过去几年里,15家金融企业移送司法的案件总共只有10起,而派驻改革不到一年,已经移送近20起。

  该集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全覆盖既横向拓宽,也纵向深入,积极探索监督职能向基层、村居延伸的有效途径。县级纪委监委派驻乡镇监察办公室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来,打通了纪检监察全覆盖“最后一公里”,为坚决查处民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提供了组织保障。

编辑:韩鹏飞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