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社会
  • 中宏网首页 >
  • 社会 >
  • 正文

陕西千阳精准施策着力攻克易地扶贫搬迁三大难题

2019-09-11 07:41:28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编者按: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在湖北省恩施州召开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部分地方做了典型发言。结合本次会议和日常工作了解的情况,地区振兴司遴选了一批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方面的典型案例,供各地参考。

  近年来,千阳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拆旧复垦、后续扶持、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以办证促腾退、以奖补促腾退,统筹推进旧宅基地复垦

  一是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包抓腾退工作难点户,驻村工作组、镇村干部联系一般腾退户,帮扶干部参与,逐户逐人耐心细致的多轮次进行政策宣讲,消除腾退顾虑,疏导畏难情绪,确保旧宅基地腾退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建立办证、奖补与腾退双挂钩机制。将“新证”办理与旧宅基地腾退相挂钩,搬迁户办理安置房不动产登记证前置条件是必须腾退旧宅基地。将腾退时限与奖补标准相挂钩,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截止8月底,全县已腾退688户,占总任务的78%。三是实行高标准奖励。按照每亩1万元的标准对土地复垦项目所在乡镇予以奖励,乡镇根据各村复垦规模实行差别化奖励。

  二、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让搬迁群众能脱贫并逐步致富

  一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围绕矮砧苹果、莎能奶山羊、刺绣电商等主导产业,开展“菜单式”培训,促进搬迁群众转移就业。认定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39个,吸纳周边安置点搬迁群众就业。在县城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投资5000万元建设扶贫创业中心,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全县726个易地扶贫搬迁户、1292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另一方面,发挥集体经济带贫作用。从2017年开始,将2.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到所有贫困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统归村集体所有,带动搬迁户参与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4个,带动923户搬迁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

  三、坚持优化社区配套服务,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按照安置点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要求,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投资5000万元在10个安置点配套建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自来水普及率、电力入户率、水泥路通达率均达到100%。全面推行“四室三站一院一中心”,即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村集体经济组织办公室、警务室,电商服务站、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健康卫生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行形象标识、窗口设置、内部管理、政务公开、经办流程、服务行为六个统一。优先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让搬迁群众更好的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编辑:韩鹏飞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