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11月17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1-10月北京消费市场运行情况。1-10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1.3%。其中,服务性消费保持活跃,信息、交通、文化娱乐等领域表现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受10月促消费活动及部分领域新品畅销等因素带动,降幅有所收窄。
服务性消费保持增长,信息、文旅相关领域表现活跃
1-10月,全市服务性消费额同比增长4.7%。其中,受互联网直播、游戏、生活服务带动,信息领域服务性消费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受文旅需求旺盛带动,交通、文化娱乐领域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电影局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市旅游总花费增长4.7%,其中入境游客花费增长超5成。前三季度,全市艺术表演场所演出收入和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分别增长20.2%和12%。
社零总额有所好转,多数类别商品表现好于前三季度
1-10月,全市实现社零总额11248.6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9个百分点。其中,受“双十一”促销活动提前启动、部分领域新品销售较好、“以旧换新”政策及区级消费券显效等因素带动,10月当月增长12.6%。从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主要类值看,13类商品中10类表现好于前三季度。部分升级类商品持续向好,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2%、10.8%和3.4%,增速较前三季度均有所提升。北京总部型经济特征明显,近年来部分企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跨区域设立经营主体明显增加,部分单位在京实现的零售额受到一定影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17.4%和3.2%,但降幅分别收窄6.8个和8.8个百分点。随着消费趋势加快向绿色低碳化全面升级,传统优势领域燃油车市场销售不振,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16.1%和17.4%,但降幅均有所收窄。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8%,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5.6个百分点。
社零总额反映的是消费品“零售”情况,是从“卖方”即销售单位角度观测一个地区消费品供给市场发展情况,并不能全面反映本地区居民消费需求整体情况。从总体上看,北京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没有改变。下阶段,要持续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不断激发新型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