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三连涨,新质生产力撑起“半壁江山”

——海关总署数据透视中国外贸的韧性与突围

2025-10-13 17:04:0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10月13日电(记者 韩鹏飞)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内,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的一组数据见证中国外贸的坚韧轨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上调全球贸易预期至2.4%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以“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的表现,成为全球贸易复苏的“稳定器”。

  从1.3%到6%的韧性密码

  “今年一、二季度我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这组逐季加速的数据,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生动注脚。王军在发布会上的解读,揭开了今年我国外贸增长的第一层密码。

  这种韧性首先体现在“大盘稳”上。前三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超过8成。而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成为我国外贸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期,重庆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通过验收,使西部地区拥有的综合保税区增加到了41个,对企业的吸引力、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西部地区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枢纽建设,一条条开放之路编织成网。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6115亿元,增长19.3%,拉动西部地区外贸增长3.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国际市场的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的增速和数据表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从数量来看,我国进口的数量指数同比增加了0.6%。”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的补充更具深意,“看中国的进口,不仅要看市场的规模,更要看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大国担当。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了135种农食产品的准入,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是展示新品的平台,更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扇“金色大门”。

  高技术产品重塑出口“含金量”

  在浙江宁波港,一辆辆搭载着“中国智造”的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出口的工业机器人带着精密传感器、风力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装上货船,发往海外。前三季度,这些

  高技术产品正重塑中国出口的“含金量”。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负责人透露:“针对东南亚电子厂的柔性机器人订单排到明年,单价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仍供不应求。”

  传统产业的“老树新芽”同样令人惊叹。在广西凭祥口岸,经过精深加工的咖啡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贵州的苗绣笔记本电脑包成为欧洲网红产品,非遗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让“老手艺”卖出了“高科技价格”。绿色转型更显成效,“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装备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与全球低碳转型需求形成精准对接。

  “一带一路”撑起“半壁江山”

  “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王军公布的这组数据,背后是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持续深化。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了6.2%,高出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2个百分点。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成,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到了51.7%。

  非洲市场的爆发尤为令人瞩目,19.5%的增速背后,是肯尼亚蒙内铁路的运维设备、埃塞俄比亚的光伏电站组件等“中国方案”的密集输出。在坦桑尼亚,某中资水泥厂通过本地化生产,将水泥出口到坦桑尼亚周边国家,不仅带动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增长,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中亚市场16.7%的增速则得益于中欧班列的助力——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量达4041列,同比增长33.4%。搭载的汽车零部件、液晶面板等产品,让“长安号”成为亚欧大陆的“流动仓库”。

  企业主体的活力更添底气。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了70万家,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量。中国海关贸易景气调查最新结果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也连续3个月在回升。

  距圣诞节还有不到三个月,有“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已提前进入“圣诞时间”。从圣诞树到各类装饰摆件,当地工厂和市场一片繁忙,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义乌圣诞用品出货高峰的背后,今年市场还呈现出提前下单、提前交付的新趋势,商家积极应对,全力保障产品及时送达全球市场。

  四季度进出口稳增长有基础、有支撑

  四季度我国外贸形势如何?王军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增多,叠加去年基数较高等客观因素,四季度稳定外贸发展仍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但同时,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韧性强、潜力大的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四季度进出口稳增长是有基础、有支撑的。

  近年来,海关部门不断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创新措施,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海关部门开展了“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积极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提升了物流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海关部门还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了税款电子支付,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通过新一代税费电子支付系统在线完成缴税,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海关部门不断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将海关的监管要求嵌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实现了“顺势监管”。

  “连续8个季度增长的韧性,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朋友圈的扩容,让中国外贸在逆风中有底气、有朝气、有锐气。”正如王军所言,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体系的优势突出,进出口保持韧性和活力,这些都将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编辑:韩鹏飞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