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从大脑中“读”出童心 天津大学“脑控小球”走进北川社区

2025-09-11 19:30:0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老师,太神奇了!我让小球往上,它就真的往上飞!”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龙社区暑托班的教室里,一群孩子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一只黄色小球——它正随着他们的“意念”在透明管道中自如升降。

3--dd4fc6897145a8602e3437274638778.jpg

3--微信图片_20250911175552.jpg

这不是魔术,而是天津大学“芯心念念”实践队带来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脑机接口科普展示。这支平均年龄仅19岁的大学生团队,首次将课程作品——“脑控小球”从实验室带入社区,为40多名孩子带来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脑控小球”源于天津大学开设的全国首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脑机接口方向)1班的项目式课程“认知增强的意念小球”。该课程要求学生在16周内开发出一套可演示的脑机交互系统。团队成员刘子元介绍,“脑控小球”系统由脑电电极、固态导电膏、模拟电路、单片机、OLED显示屏及风洞装置等组成,从硬件设计、焊接组装到软件算法编写与调试,全部由同学们自主完成。

在社区课堂上,实践队通过“脑机接口科普讲解”“脑电图知识介绍”和“实验互动演示”三大模块,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揭开了“读心技术”的神秘面纱。队员段金鸣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电信号,就像心在‘说话’。通过电极‘帽子’捕捉这些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就能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小朋友们一边听讲,一边轮流体验用“意念”操控小球,教室里惊叹声和掌声不断。

“结课汇报原本只是在校内进行,但知道是要给孩子们上课,大家反复调试设备、优化演示流程,生怕讲得不清楚。”刘子元认为,这种实践模式,既强化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也让他们学会思考科学技术可互动的落地呈现方式。

该班班主任王坤说:“这是同学们首次把项目作品转化为科普资源,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创新探索。‘意念小球’这类互动体验,不仅直观展示科技魅力,也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大学与中小学、社区联动,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也在中小学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据悉,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脑机接口方向)由未来技术学院与医学院联合建设,依托多学科交叉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生物与信息融合能力、能引领脑机接口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该专业首批学生,“芯心念念”实践队成员表示,他们将持续利用专业所学,走进更多中小学和社区,以科技实践服务社会,用创新教育助力成长,推动脑机接口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大众、走向未来。(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天津大学梁绍楠)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