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9月1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获悉,由飞马机器人研发的新一代中型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飞马智能航测/遥感/巡察/应急指挥/物流运输系统V1(以下简称“飞马V1”)已于近日完成北极地区首飞。在寒湿、强风与持续覆冰风险的极端自然环境中,飞马V1实现了长时间持续飞行,全面验证极端环境适应力,定义了无人机极地飞行遥感新标杆。
记者了解到,飞马V1是飞马机器人推出的首款参照适航标准设计、研发、生产的新一代中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混合动力设计、翼身融合的气动布局,该机型具备大载重、长航时作业、全场景作业能力,最大任务载重可达4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可达10小时。
此次北极首飞的背后,是飞马V1历经多个极端环境测试的积累。今年3月5日,飞马V1在中国北疆加格达奇成功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冬季严寒环境测试。加格达奇冬季平均气温低至零下40℃,极端低温可达零下50℃,对无人机发动机、电池、飞控系统、机体材料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大挑战。为此,飞马机器人研发团队针对低温严酷环境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电池保温、发动机缸体保温、防结冰材料、传感器温漂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在零下25℃的严寒环境中,飞马V1无人机搭载30kg配重载荷,并加注21L燃油,成功完成了4.5小时的续航测试。降落后,剩余燃油量为27%,平均油耗为3.4L/h。同时,今年8月,飞马V1还在青藏高原圆满完成了高原飞行验证,成功突破6000米海拔,稳定巡航于绝对海拔6011米的高空。
据悉,飞马V1自正式发布以来,已先后完成高寒、高原、极地等多个典型环境实测,刷新了同类中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在高海拔复杂环境下的飞行纪录,并为极端环境下的地理信息采集与遥感监测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今年6月,商务部刚果(布)区域航空合作研修班到访飞马机器人,围绕低空经济与无人机技术应用开展深度交流,同时,飞马机器人先后在巴西测绘展首发SLAM激光雷达系列产品,在俄罗斯矿业展推出矿山巡检解决方案。目前,飞马机器人产品已覆盖全球60余国,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占比超60%。
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以直升机、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为核心,集聚相关企业数十家,初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总装生产、运营服务、贸易会展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飞马机器人、航大雄英、华彬航空、航大汉来、零一智能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展现了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从青藏高原到北极冰原,从潜力无限的中国低空经济蓝海到机遇遍布的全球市场,飞马机器人凭借其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技术持续跃进,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多的津企也正以天津港保税区为创新基地,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全速前进,为全球极端环境监测与勘探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