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市场监管总局8月15日召开“创新监管制度,激发企业活力,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周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司长徐乐夫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的有关情况。
第一,创新监管机制,提升审查效能。一是创新审查体制,充分发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靠近企业、靠近市场的优势,自2022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总局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陕西5个省市试点开展了委托审查工作。经评估,3年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委托审查制度实施的预期目的。
第二,完善监管规定,统一审查尺度。三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大幅提高申报标准,显著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部分中小并购不再需要申报,比例大概在15%—20%。修订《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细化有关审查规则,完善审查调查程序,明确审查标准尺度。制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强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导。制定《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增强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透明度。制定《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进一步明确处罚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保障执法尺度透明统一。
第三,加强监管执法,维护公平竞争。三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严格依法审查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案件,对武汉用通医药有限公司收购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予以禁止,对新思科技公司收购安似科技公司等10起经营者集中附条件批准,对15起经营者集中案件提出竞争关注,有力维护了半导体、港口航运、农业、航空、医药等领域公平竞争,有效预防国计民生领域垄断行为的发生。依法查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对38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公开作出行政处罚,同时对37起附条件案件审查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严格监督。
第四,强化服务职能,引导企业合规。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调研、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在业务系统中增加无条件批准案件情况、简易案件公示查询功能。强化海外反垄断风险应对指导,召开防范海外反垄断风险部门座谈会,启动系列海外反垄断大讲堂,编纂《OECD国家相关反垄断法律制度简述》,有力护航我国企业“出海”。目前,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公布系列经营者集中审查典型案例,反映反垄断执法机构竞争分析方法和思路,为经营主体申报经营者集中提供更明确的参考和指引。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完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制度,努力提升审查质效,以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精准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为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保驾护航。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