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国重如何过暑假?天津大学请来院士给“未来”做科普

2025-08-07 18:40:46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8月4日,天津大学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里热闹非凡。一场特殊的“暑假课堂”正在这里上演——实验室讲席教授、曼彻斯特大学合成基因组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蔡毅之,为8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学员们带来了题为《生物即科技》的科普主题报告,用前沿科学点亮同学们的暑期时光。

1--微信图片_20250807113850_副本.jpg

“从学生到科学家,我与合成生物学的缘分是这样开始的……”蔡毅之院士以自己的成长历程为切入点,用生动的故事拉开科普序幕。他将同学们带入奇妙的合成生物学世界,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细菌改造、酵母基因组合成、人工蛋白合成等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抛出一个“革命性观点”:现代生物学研究正从“读取”基因组信息向“编写”基因组密码跨越,这场转变正在重塑生命科学的边界。

在近一个小时的报告中,院士的讲解既有高度又接地气。他详细介绍了合成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还“揭秘”了自己搭建的世界首个自动化操作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像“加速器”一样推动合成生物学研究。当讲到“机器与AI正让‘编写生命密码’变得更高效”时,台下的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1--微信图片_20250807113900_副本.jpg

报告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立刻围拢上来,把蔡毅之院士团团围住,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院士,基因编辑得到的细胞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呀?”“您研究的细菌吃塑料技术,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更有同学好奇地追问:“是什么驱动您从计算机科学转到合成生物学的呢?”面对这些充满思考的提问,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基因编辑的结果要看具体技术手段,就像给基因‘做手术’,有的能精准‘修正’一对基因,有的可能只改其中一个……”他还用“跨界拼图”比喻自己的学科转型:“计算机的逻辑思维帮我更好地‘设计生命’,就像用代码搭建生物世界的程序。”不时抛出的生动比喻让复杂概念变得通俗易懂,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

1--微信图片_20250807115221_副本.jpg

这场走进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高端科普,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前沿科技,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在国重听院士讲科学,让暑假有了科技的清凉!”这样的暑期“加餐”,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育人的生动写照。(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天津大学赵晖)

编辑:王敏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