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财经
  • 中宏网首页 >
  • 财经 >
  • 正文

上合组织峰会为何给这些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5-08-04 18:09:0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记者从“天津发布”了解到,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会后,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启幕。24年后,中国再度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再次开启“中国时间”。

百年变局之下,国际社会对中国引领上海合作组织开启合作新篇章,促进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凝聚全球治理的“上合力量”充满期待。

20250804180940Ep4j0U.png

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策划推出的“上合四城话峰会”融媒体系列传播活动,第三站活动来到北京市,聚焦城市文明与文化交流。

从7月28日到31日,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上合组织应急医学合作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记者实地感受到北京为代表的多元经贸文化交流,充分探讨上合组织峰会对于城市乃至中国的影响,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在经贸领域,北京峰会推动成员国间贸易便利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欧班列等互联互通项目蓬勃发展,构建起横跨欧亚的陆路贸易大通道。

在北京平谷区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一列满载29节集装箱的“京疆亚”货运班列正缓缓驶出马坊站。这些集装箱里装着北汽集团的232台车辆,将在5-7天后抵达新疆。与此同时,另一列班列正从新疆和田驶来,载着132吨当地大枣,通过全程冷链运输进入北京市场。


2.2.jpg

    “我们采用多式联运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门到门运输。”京平畅联物流总经理郑超介绍道,“规模开行后,物流成本较空运下降30%,较传统陆运降低15%。”这种创新的“一箱制”运输模式,让集装箱从装货到目的地全程不更换,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个位于京津冀交界处的物流枢纽,正在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节点。目前已开行27列国际班列,包括通往中欧和中亚的线路。下一步,这里还将开通直达中亚五国的货运通道,预计10天内即可到达。

2.3.png

▲进口商品馆的货架

班列带来的不仅是货物,还有文化的交流。在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风景区,一座1800平方米的进口商品馆陈列着来自俄罗斯等国的2800多种商品。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俄罗斯风味小吃,体验异国文化。

从北京到中亚,这条现代物流大通道正在书写新时代的贸易故事。

“在灾难救援面前,距离就是生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医师黄伟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携手应急医学合作的紧迫性。2024年3月,中国—上合组织应急医学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揭牌,开启了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守护行动。

2.4.pn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天兵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中心的成立,源于共同面临的挑战——自然灾害、传染病风险、人口老龄化……上合组织成员国总人口占全球近一半,唯有合作才能筑牢防线。中国率先交出了“应急答卷”:33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2900多家医院参与的四级创伤救治体系,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应急救援网络。"这样的体系性建设,其他国家还没有我们这么完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天兵坦言。

合作的关键在于相互了解。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上合组织应急医学国际论坛”上,各国专家深入交流,中国的体系化建设也引发广泛关注。论坛发起的“应急医学合作发展”倡议,很快得到响应。中心受邀参加今年9月在俄罗斯举办的“2025灾难医学”全俄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七届“急救-2025”全俄国际学术研讨会。未来还将有更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医生来到中国参加培训。

此外,中心联合天津大学、应急总医院等单位,正在攻关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从装备研发到实战演练,打造完整链条。"我们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王天兵说。

这是一张正在编织的“安全网”,连接起不同国家的医疗资源与智慧。当灾难来临,它将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强屏障——而这,正是上合组织“命运与共”最生动的诠释。

在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麦园社区活动中心,来自土耳其的曼迪正和两个女儿一起参加汉语学堂。九个月前,因丈夫工作调动,曼迪和家人来到北京生活,正是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热情的中国邻居,帮助她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

“我刚来中国时,不会中文,不愿意走入社会。社区开设了中国文化活动课程,中国茶、中国舞,我也经常向中国朋友介绍我的国家,制作土耳其的美食和大家分享。前几天我的脖子很痛,我的中国邻居立刻发了一个应用程序,告诉我如何预约,他们花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来帮助我,成为这个社区的一员,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曼迪告诉记者。

2.5.png

▲记者在麦园社区进行采访

麦园社区是典型的国际化社区,2400多名常住居民中,外籍居民就有将近500人,他们来自34个不同的国家。为了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社区结合问卷调研,兼顾中外居民的实际需求,策划了运动嘉年华、国风秀、瑜伽体验以及亲子互动等一系列活动,让大家彼此熟悉,逐步建立互信。

就像普通社区一样,居民们也要一起商量解决公共问题。社区工作者通过搭建协商平台,鼓励中外居民共同参与。居民陶益回忆说:之前,小区有一堵墙损坏得很严重。社区组织我们出主意,中国的家庭和外国家庭的孩子们和大人一起,设计手稿,出图,最后还要投票,整个过程是非常有意思。即使这些小事,让大家从不认识,到见面都打招呼问候,真是邻里亲的那种感觉。

麦子店街道每周两次固定的汉语学堂,一坚持就是15年,今年的报名人数更是突破了110人。通过语言搭桥,舞蹈、书法、国画、手工等社区文化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人文交流形成了社区新常态。

“通过文化活动,外籍居民更愿意走近社区,也会逐步地参与到社区治理,我们推出国际小河长,有外国的小朋友参与亮马河的巡河,参与到非遗手工的学习,这也是作为基层来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途径。”麦子店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张子钦说。

从邻里互助到文化共融,麦子店街道探索出了一条多元文化共建共享的创新之路。

北京广播电视台双语主持人王异戈曾多次参与重要国际会议及外事活动的主持工作。在他看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早已深深融入北京这座城市的肌理——从使馆区飘散的咖啡香与胡同里的豆汁儿味交织,到社区里中外邻居互帮互助的日常,这种开放包容的气质,正成为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最生动的注脚。

“上合组织峰会,是国与国之间的对话,但是到我们民间以后,也会在个体层面、社区层面上能够体现出互相之间的这种包容,大家会发现这种包容会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不管是我们中国民众,还是来这里的外国朋友,变得越来越美好,变得越来越和谐。这个应该就是‘上海精神’的一种体现。”王异戈说。

201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迎来一个重要时刻——峰会首次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站在第一个十年辉煌成就的新起点上,各成员国元首以战略眼光擘画蓝图,共同开启了上合组织第二个十年的发展新征程。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峰会,不仅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充分打开了上合组织的“朋友圈”。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全球受到更多的瞩目,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提升了上合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有更多的国家开始考虑是不是加入上合组织,真正的扩员进程在北京峰会以后,有些国家开始认真考虑怎么样去跟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当时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已经开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架构,对上合组织发展来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孙壮志说。

北京峰会后,上合组织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实效,国家间的合作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围绕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和对外交流五大方向,合作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制度和惠民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慧说:上合组织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来搭建合作的平台,最后形成的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到地区和全球治理问题,小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每一户家庭、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2025年8月31日到9月1日,上合组织峰会将在中国天津举行,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齐聚海河之滨。这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是中方主席国工作的最高潮。

“上合组织现在特别重视地方合作,城市间的合作,未来天津可以在峰会上介绍城市治理、绿色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这会对成员国来说非常有吸引力。通过天津峰会来进一步确认上海合作组织未来怎么发展,同时又可以充分发挥天津的优势,利用天津的自身的成就来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展示中国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给成员国能够带来的一些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孙壮志期待,天津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上合组织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中宏网特约作者王敏报道 图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王敏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